痛风,对经历过痛风的人,犹如一场噩梦。痛风是由嘌呤代谢紊乱或尿酸排泄障碍所导致的血尿酸增高的一组疾病。痛风就好比水里的盐浓度太高,慢慢被析出来形成“尿酸结晶”,从而导致痛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痛风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但是我们对痛风还有很多错误的认识。下面来看看痛风的这些误区,你中了几招?
误区一:喝白酒没问题?
老观点:过去总认为,痛风患者不能喝啤酒,白酒却很少有人提及。
更正:对痛风病人来说,粮食酿的酒都是不能喝的,包括白酒。这是因为酒精的摄入会影响尿酸的排泄。酒类饮品本身含有高嘌呤物质,大量饮酒可促进肝脏内的三磷酸腺苷降解,还可引起高乳酸血症,导致尿酸生成增多,排泄减少。
误区二:痛风是老年病?
老观点:痛风九成以上都发生在成年男性身上,往往更青睐中老年人,是个老年病。
更正:现在,年轻人也开始越来越多地患上痛风,它再也不是老年人的专属疾病。痛风好发于青壮年男性,女性比较少见,是一种人体代谢系统紊乱性疾病。
误区三:蔬果可以随便吃?
老观点:水果、蔬菜为低嘌呤食物,痛风病人可以随便吃。
更正:富含果糖或甜味的软饮料、果汁、富含糖分的水果是新发现的痛风危险因素。另外,菠菜等含草酸较高的蔬菜,易与血液中的钙形成草酸钙,可能引起结石,痛风患者应少吃。
误区四:不发作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痛风只是关节疼痛,痛就吃点止痛药,不痛时就不管。
更正:痛风的根本问题是尿酸高,只有把尿酸降下来了,才能减少痛风发作的次数、减少高尿酸对身体造成的伤害。通常建议,要把血尿酸降低到300微摩尔/升。所以,经常痛风发作的患者,在不发作的缓解期,可以做降尿酸治疗。平时多喝开水,饮水2000毫升,随时随地小口喝,特别是运动期、睡前、晨起、洗澡后更要喝。
误区五:忌口了就不用吃药?
老观点:很多患者认为控制饮食了,就可以不吃药了。
更正:事实上,很多痛风患者饮食控制得非常严格,痛风还是会发作。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直接原因是高尿酸。只控制饮食,不吃药不行。一旦确诊为痛风,应该到风湿免疫科就诊。
(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