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运输保障、派发健康包,多部门联合出手保

摘 要

  目前全球疫情不断升级,身在海外的年轻学子处境如何,备受各方关注。国新办昨天(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有关情况。如何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同时

目前全球疫情不断升级,身在海外的年轻学子处境如何,备受各方关注。国新办昨天(2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疫情期间中国海外留学人员安全有关情况。如何在保障他们安全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境外输入的风险?

在英国处境困难留学生

回国包机已起飞

昨天(2日)上午9:30,一架临时包机从上海浦东机场起飞,赴伦敦接回在英国的一批出境困难的留学人员。

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经过前一段时间的努力,许多海外留学人员已经回到祖国。国内也正在考虑对疫情严重国家一些确有困难、急需回国的留学人员,采取逐步、有序的方式作出相应安排。”

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介绍,民航局严格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具体部署,对一些需求集中、飞行目的地有接收保障能力的城市,及时启动重大航空运输保障机制,安排临时航班协助海外公民回国。

吕尔学:“民航局也将认真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任务部署,针对在疫情严重国家确需回国的留学人员,及时启动重大运输航空保障机制,做好运力调整、机组安排以及机上防护等工作,确保圆满完成接运海外留学生回国的任务。”

多数留学人员仍选择留在当地

当前,国内疫情仍有反弹的风险,境外疫情的蔓延又给我国疫情防控带来了新的挑战。

马朝旭:“鉴于国内防控疫情的需要,回国人员应该遵守各项防疫规定,包括出境时的严格检测和入境后的隔离观察,这既是为了回国人员的健康,也是对广大公众的安全负责。”

不过从驻外使领馆掌握的情况看,目前大多数海外留学人员仍然选择留在当地。一些留学生也陷入纠结——一方面想继续学业和生活,但是也怕疫情快速蔓延。马朝旭说,外交部、教育部和驻外机构根据驻在国当地的实际情况,面向留学人员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

马朝旭:“据我们掌握,大多数留学人员按照世卫组织和国家疾控中心的权威建议,秉持‘非必要、不旅行’的原则,选择留在当地。这也有助于避免仓促回国引发交叉感染,或者因为中转国家的边控措施而中途受阻,也可以避免后续对学业签证可能产生的一系列影响。”

马朝旭介绍,我国驻外使领馆同留学人员保持着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他们的诉求和存在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同时,我国驻外使领馆还积极履行自身职责,敦促驻在国各个方面切实维护好中国留学人员的健康安全和合法权益。

马朝旭:“我们的大使、总领事一封一封地写信给当地大学的校长,要求他们一定要照顾好中国的留学人员,并且切实解决他们住宿、学业等方面面临的困难。我们的使馆领馆,根据国内的部署,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为我们的留学人员筹措口罩、消毒液、消毒湿巾等急需物资,向我们的留学生发放‘健康包’。”

中国驻冰岛大使馆发放的防疫“健康包”

健康包内,有一张写有“细理游子绪,菰米似故乡”的纸条

马朝旭介绍,外交部目前正在把“健康包”当做重要工作、首要任务来抓,源源不断地向中国留学人员比较集中的国家调配50万份“健康包”,包括1100多万个口罩,50万份消毒用品以及防疫指南等物资。目前,民航局已协调国航和东航制定了“健康包”物资运输总体方案。

民航局副局长吕尔学:“特别是近期国际客运航班大幅减少的情况下,民航局将协调航空公司优先运送“健康包”物资。按照最新运输计划,首批30余万份,约300吨“健康包”物资将于4月10日完成运输。到昨天(4月1日)为止,已经向意大利、美国、法国、英国、德国、韩国、加拿大共7个国家运送“健康包”物资116吨。”

驻外使领馆:时刻关注留学生困难

针对部分国家政府和高校采取的封校、停课等防疫措施。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教育部第一时间作出部署,要求驻外使领馆教育部门与驻在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密切沟通,及时掌握相关的安排,敦促校方合理安排我留学生的学业生活,要求外方切实维护好我留学人员的身体健康、安全和正当权益,协助解决留学人员在学习、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实际困难。”

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

为缓解受疫情的影响部分海外留学人员出现的恐慌和焦虑情绪。教育部整合高校资源,为留学生提供全天候24小时的心理咨询,不少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驻外使领馆也设立了“留学生咨询热线”,为学生和家长及时提供咨询服务。

田学军:“希望广大在外留学人员要树立科学防疫的理念,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在使领馆的关心和帮助下做好科学防疫。按照世卫组织和防疫专家的建议,希望留学生们尽可能减少人员流动,避免交叉感染;也希望广大留学生的家长和国内的亲友们多向留学生们传递正能量,帮助他们减少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共同做好防疫工作。”

总台央广记者:潘毅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