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来临,谨防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大蒜|毒蘑菇

摘 要

  胶东在线7月23日讯(通讯员 王朝霞 刘正毅)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

胶东在线7月23日讯(通讯员 王朝霞 刘正毅)近期,随着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季,烟台市疾控中心提醒广大市民:采食野生蘑菇存在着巨大的风险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危害生命健康,面对这些野生的“美味”,要坚决做到不采摘、不买卖、不食用。

远离野生蘑菇

野生蘑菇品种繁多,目前尚无简易科学的方法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因此每年因误采误食毒蘑菇引起的中毒事件时有发生。毒蘑菇毒性成分复杂,中毒表现各异,有恶心、呕吐、流涎、流泪、精神错乱、幻视幻听、脏器损害等,发病潜伏期短则数分钟,长则数小时或数天,其中以脏器损害型危害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在临床上也没有特效解毒手段。因此,预防毒蘑菇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六大误区要避免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颜色浅淡的蘑菇没毒。

真相:仅靠颜色辨别蘑菇是否有毒并不可取。因为野生蘑菇如牛肝菌属、红菇属、鸡油菌属中的很多种类颜色都很鲜艳,却是美味的食用菌;一袭白衣的致命鹅膏看起来普通,却有剧毒。

误区二:蘑菇跟大蒜、大米、银器、瓷片等一起煮,颜色变黑才有毒,没变颜色就无毒。

真相:这个鉴别方式毫无科学依据,大蒜、银器等并不会与毒蘑菇发生反应而变色。

误区三:虫子吃过的蘑菇没有毒。

真相:人和昆虫的生理特征差别很大,同一种蘑菇很可能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例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

误区四:毒蘑菇外貌复杂,有鳞片、粘液、菌托和菌环。

真相:很多毒蘑菇并没有独特的形态特征,颜色也很朴素,误食会导致溶血症状,严重时可能因器官衰竭致死。

误区五:高温烹煮、油炸、晒干可去毒。

真相:许多毒蘑菇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一般的烹饪方法或晒干加工都不能把毒素去掉。

误区六:长在阴暗、潮湿或家畜粪便上的蘑菇有毒,长在松树下等清洁地方的蘑菇无毒。

真相:蘑菇的有毒与否与生长环境没有关系,如美味口蘑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食用野生蘑菇中毒怎么办?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解毒药,因此中毒后应立即到正规医院救治。除此之外还要注意

以下四点:

1.禁食:如果身体发生不适,应立即停止食用蘑菇。

2.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况下尽快催吐,越早越好。可用手指扣咽部或用器具压迫舌部引起呕吐。反复尝试,尽量把胃内的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

3.就医:有人发生中毒后,一起食用过蘑菇的人,无论是否有中毒症状,都应该就医。

4.留样:妥善保存残留的毒蘑菇,以便医务人员尽快确定中毒原因和对症治疗。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