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知道这七个糖尿病误区,血糖可能早好了?

摘 要

  对于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可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太多,像以下的几个误区,还经常有人会觉得这不都正确的吗? 1、不重视糖前期 有的糖友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只是稍微偏高,但看看自

对于糖尿病大家都不陌生,可真正了解它的人并不太多,像以下的几个误区,还经常有人会觉得这不都正确的吗?

1、不重视糖前期

有的糖友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只是稍微偏高,但看看自己身体也没哪不舒服,认为这无关紧要。还是按照以前的生活方式,甜饮料、甜食、油炸食物想吃多少吃多少, 再查血糖时发现后悔已晚矣!

本该可以逆转,不成为真正的糖尿病。却因为不了解糖尿病,而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



2、拒绝早期用药

很多糖友发现糖尿病时并没有糖尿病常见的"三多一少"症状(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只是血糖高点而已,因此非常忌讳服药。

有的糖友观点是:吃了药就断不了了,要吃一辈子。是药三分毒,最好能不吃就不吃。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早期糖尿病或者是糖尿病前期,血糖仅有轻微升高时应给予积极干预,可以仅用最小剂量、最少数量的药物来控制。再加上生活方式的干预,这样甚至可以逆转糖尿病前期,使之不发展成为糖尿病。

可以说,“轻微的糖尿病”是治疗的“黄金期”。错过这个时期放任血糖慢慢升高,只会达到糖友认为“可以吃药”的程度。

现在很多医生也主张糖尿病早期进行药物或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样反而更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

糖友要知道早期服药和是否终身服药并无关联,终身服药是由疾病本身决定的,不是由服药的早晚决定的。

3、用药一定要选贵的

有的糖友去医院一定要医生给他用最好、最贵的药来治疗。目前糖尿病药物分5~7大类,不同种类的药物适合不同人群。

选择用药一般根据糖友病情,即糖化血红蛋白、胰岛功能、肝肾功能、是否肥胖等多种因素决定。并没有价越高的药效果就越好的说法。只有适合自己的药才是好药。



4、长期用一种方案

这类糖友很"听话",非常遵守医生处方。连续几年一直使用一个方案,比如5年前使用胰岛素,至今仍在使用。就算出现低血糖了,也觉得不需要调整。

其实这也是错误的。治疗方案是需要根据病情进行调整。医生当时给你的方案是根据当时的情况制定的,比如有些糖友只需打半年胰岛素,血糖降下来后可以改为降糖药,而有的糖友如果长期使用胰岛素反倒会增加体重,这样其实更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5、只开药不检查

有些糖友认为只有开了药才是“看病”,检查越少越好。其实糖友更需要细致的检查,了解并发症的发展,及时的调整用药方案。例如每三个月一次的糖化血红蛋白,定期检查肝肾功能等。

没有细致的检查,这样治疗也将没有方向,只剩下盲目服药。

6、糖尿病治不好=等死

有糖友认为:糖尿病反正是治不好的,我就不管它了,药不用吃,嘴也管不住,腿又迈不开。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悲观心态!

虽然糖尿病目前不能治愈,但是可以控制。

这就好比一个猛兽,你不能杀了它,也不能改造它不伤人,但可以把它关起来。



7、过分控制饮食

有的糖友以为糖尿病控制饮食就是等于饥饿。大鱼大肉不敢吃,只敢吃点青菜,每天饥肠辘辘。

其实糖尿病的“控制饮食”是指控制数量,有的“不该吃的不要吃”,有的适合糖友吃的可以常吃。

每天的三餐,必要的蛋白质、脂肪甚至水果、维生素都是要吃的。

至于该怎么吃,要根据个人每天所需的总热量,合理的安排三餐,尽量丰富食物的种类,这样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结 语

良好的血糖控制会大大延缓和减轻并发症,使得糖尿病人可以和正常人一样生活,并不影响寿命。

生活的精彩不在于疾病本身,而在于你对待他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打起精神,要生活得更有质量,在更有质量的前提下来享受每一天!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及微信朋友圈

尊敬的图片作者,您好,医师报全媒体平台已经按报社标准为你准备了稿费,请您与我们联系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