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孩子来说,现在最突出的问题可能是情绪、情感问题,而不是智力发展问题。一句话,当前最迫切的是你们要想尽各种办法,逐渐使他体验到爸爸、妈妈和奶奶是一样喜欢他的,不只是奶奶喜欢他,还有爸爸、妈妈也喜欢他。
这个问题不能急于求成,因为情感不是一天造成的,而是长期形成的。所以,您不但不能对他粗暴(这是雪上加霜),而是要千方百计地更好地关心他,使他感到这个家很温暖。
我想,对这个孩子的家庭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正是这个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来帮助他学习。鼓励他说:“孩子,不要紧,这次未考好,成绩不理想,要自己分析原因,你会学习好的,妈妈相信你!"由于七八岁的孩子年龄还小,一般还不太善于分析,他会说:“我粗心了”,我们就说:“这就好办了,你知道这个毛病,以后你会细心的”。有一点很重要:我们要用希望他具有的良好品质、特点来鼓励他,而不要用他存在的缺点去强化他。
例如,孩子很粗心大意,你希望他能细心,那么,你就不要叮着他说:“你怎么这么粗心?!"因为你每一次说他粗心,就是对他粗心的毛病进行了一次强化,他就会更加粗心。这里有一个心理学的奥秘:人总是按照他头脑里对自己的评价去行事的。这样,你不断地说他“粗心”,他也就认为自己是粗心的,因而他就按“粗心”去行事。我们是否改变一下说法“孩子,妈妈相信你会愈来愈细心的,你下一次一定会比这一次好。”
这样他就有信心了,他就会朝着你所希望的“细心”的方向去努力了。用心理学的术语可以说:不要去强化他的弱点,而是要不断强化他希望具备的优点。可是,有些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缺点就是要批评,批评一次,他不改,就批评两次,不断地批评,孩子总该记住了吧!是的,孩子是记住了,但是他记住的不是你希望他细心,而是牢牢记住自己是粗心的,因而也就无法去克服他粗心的毛病了。另外,孩子在学习上会遇到不少具体困难,我们应该给予具体帮助。总之我们要以积极鼓励为主,运用他的优点来克服他的缺点,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
对孩子的要求不要过高,否则孩子不可能一下子有极大地提高,他就会失去自信。加上又害怕你的训斥与惩罚,因此他就不可能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你说是吗?有一条重要的原理:您们尽一切可能多看他的长处,多接受他,多表扬他,让他从内心感受到爸爸、妈妈对他的真诚的爱。使他体会到在这个家里,爸爸、妈妈是重视自己的,他们很在乎自己,从而逐渐在情感上与孩子融洽、亲密,同时,要得到奶奶的配合,请奶奶多与他谈爸爸、妈妈与奶奶一样爱他、疼他,希望他学习好。
心理学研究表明:早期的亲子关系对孩子一生的个性健康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从婴儿诞生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要用无私的爱心去浇灌孩子稚嫩的心田。尤其是三岁前,除了特殊情况外,千万不要离开自己的孩子,使你的孩子幸福、健康,而早期离开父母,会在孩子情感上造成伤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用加倍的努力来弥补造成的损失,更不该对他发火而造成看见爸爸怕,看见妈妈欺的可悲局面。因为孩子聪明,他对大人的不同的教育方式有不同的反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因为爸爸凶,他就不说话,他认为妈妈不凶,就与妈妈顶嘴。妈妈说一句,他可以说十句,甚至与妈妈争吵。
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我们要有信心,因为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他会理解为什么爸爸妈妈把自己托付给奶奶,爸爸、妈妈当时有什么困难。我们用情感的感化,让孩子与我们亲近起来,多与他接触,多与他沟通,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爱孩子,会改变亲子关系的。爱是双向的,具体建议:多增加与他在一起的时间;多与他沟通,用他喜欢的方式与他交谈,多观察他,多了解他;在实际中多关心他的生活、学习,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尤其要多肯定他的成绩,多给他信心与勇气,多鼓励他。
相信您们的孩子会幸福的。孩子从一年级开始每年学习成绩下降是有原因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由于孩子在幼儿园时很聪明,学习了不少东西,因此,一年级时,他学习不感到困难。因为有不少学习内容他已经会了,造成上课时注意力就不太集中,未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到二年级时,学习内容加深了,由于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不专心,所以,成绩就可能下降,但此时下降还不太明显。可是,到了三年级,学习内容难多了。此时,要学写作文,解多步应用题,三年级的课本内容明显加深了,又由于一二年级学习基础未能打好,智力未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学习上不能很好地克服困难,因此到三年级,孩子就感到学习的压力、困难,学习成绩就有明显的下降。这里,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学习的独立性、坚持性,和克服困难的毅力。
对于每对父母来说,教育孩子无疑都是头等大事,但是未必每对父母都能做好教育孩子这件大事。在此我们应该相信知识的力量,了解更多的教育知识,更好地了解孩子,更好的教育孩子。仅以此文献给中国的广大家长,希望大家在教育孩子方面能够更上一层楼。
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了,感谢您的关注,期待您的点赞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