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都融媒体记者 檀亚楠
1岁半的乐乐(化名)“滋滋”地吸着葡萄里甜甜的汁液,“滋…滋…”用力吸,将整个葡萄粒都吸进去了,乐乐摸着脖子发不出声音……
3岁的欢欢(化名)啃着火腿肠,跟着动画片里的小动物开心地扭着屁股,突然,欢欢开始剧烈咳嗽,脸都憋红了,却咳不出东西……
呼吸道异物可导致呼吸困难
河北省儿童医院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徐梅先表示,呼吸道异物好发于1至3岁的孩子。原因在于此年龄段孩子刚刚开始独立行走,好奇心强,喜欢用口尝试认知事物,有潜在异物吸入的风险;婴幼儿喉头保护性反射功能欠佳;幼儿牙齿发育不全,过早食用坚硬食物不能嚼碎,咽喉的保护性反射功能较差,咳嗽反射亦不完善,易将口内食物呛入气道且不易排出。
花生、瓜子等异物,进入呼吸道后,不仅可阻塞气道,其内所含的游离脂酸具有刺激性,可引起呼吸道黏膜严重的炎性反应,加剧气道阻塞,严重时可快速进展为窒息、昏迷、心搏骤停。徐梅先表示,呼吸道异物是儿童常见急症,可导致呼吸困难、肺炎和肺不张,甚至可造成死亡,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威胁生命安全的事件,是导致3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的主要原因。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
徐梅先表示,进食过程中活动、哭闹、大笑是造成呼吸道异物的主要诱因。家长应当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口中含物时不诱其哭闹、跑跳、大笑;避免3岁以下的儿童接触坚果类食物或是小玩具;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中含物的习惯,发现口中有异物时不要试图强行抠取或吓唬致其哭闹以免异物吸入,而应让其在安静状态下自行吐出;一旦异物吸入造成呛咳、气喘,不论之后是否缓解均应立即到有条件的医院排除呼吸道异物可能。
徐梅先呼吁,为了减少因异物吸入导致的缺氧性脑损害,建议家长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即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