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肖芳 悠然
城中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市委、区委的领导下,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部署要求,紧密围绕“健康中国”“健康西宁”建设要求,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2018年成功创建全国健康促进区,2019年以810.5分的高分成绩顺利通过第三次国家卫生城市复审,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严格落实属地原则
及时安排部署工作
爱国卫生运动的核心就是组织动员群众自觉行动起来,改善城乡环境卫生和生活条件,消除影响和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不良因素,切断基本传播途径,提高社会成员的公共卫生意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防病能力。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爱国是核心、卫生是根本、运动是方式的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全方位多层次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城中区强化组织领导,把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加强传染病防治放到当前卫生工作的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3月27日下午,召开城中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会议,安排2020年爱国卫生工作,按照全市要求的“五个结合”工作要求,坚持创建常态长效,坚持动员人民群众,在全区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公共场所卫生整治、卫生消毒和除“四害”行动、农贸市场卫生整治、健康知识和文明卫生理念宣传“五大行动”,掀起爱国卫生运动新高潮。3月29日,全区开展“创建日”活动,全区县级干部带头到联点街镇参加创建,各单位到联点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各街镇充分发挥群众工作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广泛开展清除垃圾杂物、小型积水等病媒生物孳生地,除害灭病、革除陋习,增强公众卫生意识,消除影响危害健康因素,提高全民生活质量、卫生素质及健康水平的卫生活动。
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全力保障复工复学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召开会议,亲临防疫一线和科研单位考察指导,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坚持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交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更大地发挥爱国卫生运动在创造整洁、清新、舒适、健康生活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城中区牢牢把握“预防为主、源头防控”工作原则,严格落实疾病防控措施,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一是成立疫情防控宣传组、现场指导组、督查检查组对辖区申请复工企业、机构进行摸排督导宣传;二是要求加强员工健康监测指导,做好员工健康管理,切实掌握员工流动情况,及时掌握缺勤人员健康状况,实行健康状况报告;三是及时排查企业复工信息,并积极跟进复工单位进行监督指导,督促和指导企业全面落实疫情防控的主体责任,将疫情与急性职业病危害应急处置措施、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等各项疫情防控和职业健康保护措施落实,确保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职业病危害治理三项工作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同步落实;四是检查学校疫情防控“六项制度”的建立、落实和坚持情况,现场指导学校做好公共场所的清洁、通风、消毒和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五是组织区疾控中心专业讲师拟对辖区大中小学校相关人员进行线上、线下培训,确保相关人员对学校防控知识和技能应知应会、熟练操作;六是做好养老及医养结合机构疫情防控监督指导工作,通过电话、微信视频、LED屏等多种方式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调节,向老年人家属发布机构防控安排及反馈老人健康状况,加强老年人的心理调节,缓解焦虑恐惧情绪。
抓好舆论宣传引导
动员全民科学防控
以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己任,迅速行动,采取多种形式,全面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教育工作。一是积极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强国以及LED显示屏等平台,第一时间转载和播放官方的防控措施,利用线上培训的方式,提高辖区企业和学校的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制定了适合老年人、中小学生、孕产妇和儿童、餐饮业、企业以及建筑工地职工的防护指南,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方式从如何进行自我防护、如何有效消杀、如何进行人员健康管理等方面进行解读,累计向各单位、各中心、学校、企业发放新型冠状病毒防治知识宣传折页111700余份,发放宣传海报9000余份,发放宣传画报9000余份。累计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健康宣教101400人,发放宣传资料26700余份,利用LED屏播放相关健康知识18800余次。不断提高了广大群众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也引导企业、学校、群众主动防控、科学防控,全力筑起疫情防控“防护堤”,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补齐短板强化措施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
城中区爱国卫生运动工作,紧紧围绕“健康中国”、“健康西宁”建设要求,坚持监管并重,加大整治力度,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安庄、百韵华居周边、园丁园市场、福禄巷工地等督办问题,在整改的基础上,正视问题,积极整改,紧盯问题不放松。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整治措施。一是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和基层防控能力建设,推动医防结合,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二是不断强化市容环境卫生作业和监管,增加、调整道路清扫、洒水作业频次,对主干道和重点区域实行全天候清扫保洁,按标准做到了主次干道及时清扫保洁到位,垃圾桶、箱、池和中转站干净整洁,无长期积存垃圾,无污水、油烟直排,无路面泥沙积尘;三是规范市容环境秩序,全面清理流动摊点、出店经营、占道经营等行为;规范早餐摊点,要求按指定位置摆设,按规定时间收摊并清理收集摆摊垃圾;明确城区各主要街道市容环境整治“街长”、路段责任单位;四是强化建设工地监管。监督落实建筑工地围挡作业,设置过水池、冲洗平台、冲洗设备等,做到工地出入口硬化及围墙刷白美化等,杜绝带泥上路,切实维护市容环境干净、整洁;五是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专项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加快补齐短板,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持续巩固创建成果
力促建卫常态长效
依据《国家卫生城市标准》(2014版),城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按照“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综合治理、长效管理”的原则,持续推进爱卫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开展“清洁西宁,美丽夏都”品牌建设提升行动,全力打造“西宁蓝”亮丽名片,做好辖区市容环境卫生保洁工作。以“创建日”活动为载体,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先锋模范和党员干部战斗堡垒作用,开展具有行业特点的专项检查和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活动,切实加强“建卫”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落实。制定联席会议制度、测评制度、检查报告制度、专家评审制度等多项长期持续有效的工作机制。工作中督办暗访和集中检查相结合,在督促检查中对发现的问题采取现场交办、实地解决的形式进行整改落实,确保爱卫工作扎实有效。做实做细“建卫”长效管理机制的完善和落实,提升了政府的执行力及老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巩固了城中区建卫工作成果。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以“五治”促爱卫工作
下一步,中区将继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以“五治”全面促进爱卫工作,持续完善“建卫”长效管理机制,打通基层治理末端,有效推动“建卫”工作落实落细落小,巩固提升“建卫”成果。一是坚持不懈,打好市容卫生“治脏”攻坚战。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幸福西宁,清洁西宁”为抓手,以城市清洁行动为重点,狠抓“十乱”现象专项整治,以“创建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全力巩固创建成果。二是多措并举,打好 “治乱”阵地战。以宣传促整改,不断提升市民对爱国卫生工作的支持率、参与率,通过宣传发动,利用建卫日活动、爱国卫生月、世界无烟日等活动,以展板、折页、宣传册、电子屏等宣传媒体开展爱国卫生常识和健康生活新知识宣传,做到广泛宣传、全面发动,从而使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到“治乱”活动中来,进一步拓展爱国卫生教育阵地前沿。三是联合执法,打好“治污”组合战。组织控烟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印制发放控烟标识,提高公众控烟的自觉性,营造良好的控烟氛围。四是治管并重,打好“治害”保卫战。加大资金投入,购买消杀药物统一发放至爱卫会成员单位,将鼠、蚊、蝇、蟑螂对生产生活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积极督促和指导各单位落实病媒生物防制措施,确保场所病媒生物密度控制水平达到国家B级标准要求。五是完善机制,打好“治理”持久战。紧紧围绕“建卫”工作重点,以“创建日”活动为契机,结合“建卫”长效管理机制,不断加大对单位、家属楼院、城中村、集贸市场等处督导检查力度,明确责权,及时要求有关部门进行整改。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抓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