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进校如何测体温?发现发热情况如何应急处置?”3月30日上午,小越街道中学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实景模拟开学后师生入校晨检、班级午检及课堂上突发情况应急处置等环节,提升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能力,为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演练现场,学校在校门口设置了门框式红外线热成像自动测温通道、驾车人员测温通道、人工二次测温点和临时隔离点等设施。
卫生人员第一时间对临时隔离点进行消毒
图为一名“学生”未戴口罩,随即被值班教师拦下
校门口,"学生"间隔1米距离进入红外线测温通道
上午6时40分,由教职工扮演的第一批到校“学生”相互间隔1米,有序进入并通过红外线热成像测温通道,值班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未戴口罩,随即进行劝阻并让其戴好口罩;测温中,突然测温仪发出持续报警声,热成像显示一名学生体温异常,现场一位值班教师立即暂停师生进校、维持现场秩序,一位值班老师将该生引导至左侧的二次测温点,用测温枪进行二次检测;复测显示该生体温超过37.3℃,马上将其带至校门口2米外的“临时隔离点”,进行问询登记,联系家长接回就医。
课堂上,任课老师询问发热“学生”情况
教师把“学生”带至走廊通风处进行测温
医务人员对疑似发热“学生”进行测温
“冯医生,我班上有一名学生发烧了!体温37.6℃!”课堂上,任课老师发现一名学生有疑似发热症状,立即上前询问情况,并将学生带到走廊通风处使用额温枪测温,发现体温超过37.3℃。随即联系驻校医生和班主任,由医生将学生带至隔离室,同时班主任安抚班级学生的情绪,将学生们全部带至隔离备用教室,给其余的学生测量体温,值班领导立即通知消毒人员对班级区域封闭,进行消毒,通风换气。
班主任组织“学生”有序撤离到隔离备用教室
值班领导通知家长来校接回孩子
在临时隔离室内,驻校医生用口表间隔5分钟为发热学生测量体温,并详细询问、记录该生14天内本人及共同居住人员的出行和人员接触等情况;值班领导将情况上报学校应急处置小组,按照应急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学生离开隔离室后,学校卫生人员马上对隔离室进行了消毒处理。
卫生人员对出现发热"学生"的教室进行消毒
“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从严从实、做细做好了,师生才有安全感,家长才能放心。”学校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学校还将对食堂送餐、课间活动、属地联防联控等多个环节进行模拟演练,进一步规范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流程,提高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应急水平,筑牢校园疫情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