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 哈尔滨记者 杨艳
进入 7 月,我们迎来了一年中最热的时光,入伏。俗话说," 热在三伏 ",今年中间有个闰中伏,所以今年伏天的时间比往年更长些,一共 40 天。很多人都利用这个特殊的时间贴 " 三伏贴 ",可是 " 三伏贴 " 可以随便贴吗?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治未病中心迟英滨给大家详细解读 " 三伏贴 " 的四大误区。
" 三伏贴 " 是中医冬病夏治疗法的代表,应用于三伏天,目的是温补人体阳气,祛除体内寒邪,用于阳虚体质人群保健以及身患寒性疾病人群的治疗所用,效果明显,但若体内本就有火,如湿热体质或阴虚体质人群,贴敷后如火上浇油,会加剧身体的不适。
误区一:市民认为网上买点药自己贴更省事
迟英滨表示,不建议网上购药自行贴敷。" 三伏贴 " 除了三伏天这个时间要素,最重要的两个要素一个是药、另一个是穴位,药暂不说是否安全,穴位应由专业医生来指定,不是随便贴哪都能起效。
误区二:怕冷就是阳虚,可以贴
迟英滨表示,怕冷确是阳虚的表现,单纯阳虚体质者适合贴敷 " 三伏贴 ",但当今兼夹体质人群占比多,阳虚兼夹湿热、阴虚体质者大有人在,需由医生判断是否适合贴敷及贴敷强度。另外,阳虚体质者应在贴敷前 3~7 天开始清淡饮食,不吃肥甘辛辣之物,不过饱,避免辛辣化火、湿热内生,影响贴敷效果甚至不能贴敷。
误区三:贴时没感觉,取下后肯定也不会有发泡反应,可随便吃喝
迟英滨表示," 三伏贴 " 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可持续存在,取下后若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灼热感、轻微瘙痒或疼痛等症状,应按要求严格忌口至少 3 日或至皮肤反应完全消退。
误区四:发泡是不良反应
迟英滨表示," 三伏贴 " 又名天灸、发泡疗法,适度发泡是正常反应,对于陈年宿疾的患者来说,适度发泡有利于祛除邪气;若大面积发泡则为异常反应,请及时到医院就诊。因此,皮肤敏感者、糖尿病患者等请谨慎考虑贴敷。
2021 年三伏灸时间:
伏前开穴疏堵:6 月 21 日 -7 月 10 日
初伏:7 月 11 日 -7 月 20 日
中伏:7 月 21 日 -8 月 9 日
末伏:8 月 10 日 -8 月 19 日
伏后固本:8 月 20 日 -8 月 29 日
编辑 宋芮彤
值班主编 寇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