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期盼孩子更聪明的家长,都犯了哪些锻炼大

摘 要

  有一段话说的很好,人这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接受自己的父母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而每一个阶段都是很晚才来临,是经历过众多事情后的

有一段话说的很好,人这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接受自己的父母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接受自己的孩子是个普通人。而每一个阶段都是很晚才来临,是经历过众多事情后的淡然与幡然醒悟,对于大多数年轻家长而言,他们最期盼的还是让孩子再聪明一点,做个不普通的小孩。

然而因材施教并没有发生在每个家庭,揠苗助长的故事却是频频发生,那些期盼孩子变得更加聪敏的家长,都犯了哪些锻炼大脑的误区呢?

首先,是我们给孩子贴的标签。什么时候反应慢变成了“笨”的代名词?武断地把反应慢的孩子贴上了“笨”的标签,孩子从小被如此定位,活泼的孩子聪明,好动的孩子聪明,反应快的孩子聪明,而我不活泼,不好动,反应慢,所以我就是大人嘴里的笨孩子。长期在这种心理暗示下,慢热型的孩子本能地把自己的失败归于智商,再也不愿意自发自愿地去开启自己的潜能,无意识地自暴自弃,最后变成真正的差生。

事实上,慢热型的孩子往往有自己的思路。他并不是没有思维,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思维,速度又慢,而教他的人是成人,无法理解孩子的思维逻辑,只顾自己往前冲,连拖带拽把孩子摔得够呛。

其次,违背孩子成长发展的自然规律。孩子发展有自身规律身体、心理发展如此,智力、心理发展也是如此。什么样的年龄就应该得到什么样的脑力训练,向我一直推荐给很多家长朋友的未来之光APP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游戏式的训练方式也更加符合孩子的心性。

许多家长因为缺乏家庭教育基本理论,不了解孩子成长规律,往往采用“拔苗助长”方法,达不到家长所希望的预期效果。违背孩子发展可以表现为儿童教育成人化,或是青少年教育儿童化,使孩子胜利发展与心理发展不同步。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困惑,家长也往往付出大量时间与心力,事与愿违,误了孩子。

再次,家长不重视自我学习。家长承担了教育子女的职责,但许多家长不注意学习教育知识和教育方法,家庭教育完全依赖家长随心所欲,高兴就对孩子好,不高兴就对孩子发泄情绪。孩子的许多品质与素质,在家长随意影响下形成。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仅凭良好的愿望和强烈的动机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家长必须努力提高学习的意识,以提高自我教育素质,成为合格的父母。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