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菜:走出潇洒的误区

摘 要

  青春好年华,谁不爱潇洒。但在向往潇洒、谈论潇洒、追求潇洒的时候,你可曾三思它的本质和内涵呢? 人生潇洒,潇洒人生,原本是对人生追求、生活态度哥内在气质的赞美和褒扬。

青春好年华,谁不爱潇洒。但在向往潇洒、谈论潇洒、追求潇洒的时候,你可曾三思它的本质和内涵呢?

人生潇洒,潇洒人生,原本是对人生追求、生活态度哥内在气质的赞美和褒扬。但是,一曲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何不潇洒走一回》,不仅给潇洒注入了“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的迷魂汤,而且误导不少涉世未深的年轻人对潇洒做出了怪异的诠释,其中不乏消极成分和颓废的意味。在他们眼里,一掷千金、夸豪斗富是潇洒;无拘无束、为所欲为是潇洒;游戏人生、混天度日是潇洒。有的人甚至对“青春不乐,人生白活”、“能挣会花,才算潇洒”的说法,津津乐道,明嘲暗羡。

无数事实证明,潇洒作为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只有“潇”而有节,“潇”而有度,才能“不失风采”,“不越其矩”。否则,就会洒掉正确的人生追求,洒掉锐意进取的革命斗志,洒掉豁达大度的坦荡胸怀,洒掉健康向上的精神情操,洒掉艰苦奋斗的传家之宝。一位哲人说过:“在历史的天平上,只有两种人生:一种是充实、高尚、辉煌;另一种是空虚、卑琐、平庸。”诚然,一个人应该活得潇洒一些,洒脱一点。但这种潇洒,必须是充实的、高尚的、辉煌的,而不是空虚的、卑琐的、平庸的潇洒。这种潇洒的内涵,理应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高尚的人格追求,高雅的人格风范。恰如王蒙先生所言:“潇洒是一种心态,一种精神,一种拿得起放得下的豁达,是一副饱经沧桑而又自得其乐的欢愉。”

从本质上说,真正的潇洒,就是毛泽东同志所推崇的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就是邓小平同志所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也就是习总书记所要求的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人。这样的人阳光大气,气宇轩昂,光彩照人。“他们心中只有别人,唯独没有自己”。他们,宁可自己喝苦水,乐为人民掘甘泉;他们。蜡烛成灰泪始干,专为他人送光明;他们,笑看天涯海角苦,心系万家得安宁。他们才是真正把握了人生真谛、掌握了潇洒本质的人。因此,他们生的伟大,干得风光,死亦无憾。在他们身上体现的潇洒,才是时代精神的正能量。

展现时代风采的潇洒,体现在思想道德上,理应是志存高远,建功立业,无私奉献,报效祖国;体现在生活情趣上,理应是健康向上,以苦为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体现在工作作风上,理应是令行禁止,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拼搏进取;体现在行为仪表上,理应是容颜整洁,文明礼貌,举止文雅, 落落大方。总而言之,走出潇洒的误区,才是真正的潇洒。

(作者系北京市海淀区田村路军休所军休干部)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