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生物医疗与大健康”闭门项目路演会

摘 要

  7月7日,以“智荟沪苏,创赢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生物医疗与大健康”闭门项目路演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举办,来自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领域的高校院所和医疗卫生

7月7日,以“智荟沪苏,创赢未来”为主题的“人工智能+生物医疗与大健康”闭门项目路演会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举办,来自人工智能医疗与健康领域的高校院所和医疗卫生单位、投资金融机构的代表30余人参加了闭门项目路演会。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余有成在主持致辞中表示,人工智能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创新的技术变革力量,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如何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芯片、脑机接口、人机交互、仪器装备等基础科学研究、重大原创性成果的科技攻关,加快突破一批生物医学与新药、医疗器械、医用设备等医疗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成果实现转化和核心技术应用产业落地,已成为我国实现创新引领和科技自强最为关键的未来攻坚战。

据了解,为加快苏州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建设,赋能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打造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地标,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的应用落地,苏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永久评选基地落户苏州人工智能智能产业园。作为“我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首个永久落户苏州工业园区的技术转移和项目成果转化窗口,评选基地坚持立足国家“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沪苏同城,创新引领”的发展大趋势,旨在依托十年来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积累的项目成果、创新人才和领军企业优势,推动人工智能+生物医疗与大健康、集成电路与光电成像芯片、脑科学与生物计算、无人驾驶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金融与数字新经济等跨专业、跨学科和跨领域的融合创新,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前沿理论和重大基础性研究突破,赋能科研成果从应用场景化到工程落地化转型,探索从研究型项目验收到应用型技术转化路径,重构国内领先的人才、技术、项目和产业新生态,让创新资源集聚和重大战略需求之间产生更多的“裂变反应”,积极助力长三角和苏州IT+BT产业融合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活动承办方介绍,本场闭门项目路演会邀请到薄荷基金合伙人包杨欢、轻舟基金合伙人康建树、元禾直投投资总监刘烨、敦行资本合伙人盛振华等等国内优秀投资人参与项目评审,优秀项目将率先推荐申报苏州工业园区领军人才、姑苏领军人才和江苏省双创领军人才。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态部和招商部参与对项目进行一对一的指导点评,助力领军人才项目申报,优先推荐成长型项目跟进投资。

作为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和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周暨第二个苏州科学家日的主题配套活动之一,本次闭门路演重点聚焦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杜博演示的“武汉大学新冠肺炎CT影像诊断系统”项目、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赵兴明演示的“AI赋能的精准医学”项目、江苏一影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奚岩演示的“脑卒中人工智能快速高分辨成像与辅助诊断”项目、北京小白世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杜强演示的“小白极智医联网”项目、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教授章乐演示的“基于医学大数据的智能诊断分析平台研发和应用”项目、南京燧坤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曾亥年演示的“人工智能赋能新药研发及生物医药研究”项目、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李坚强演示的“基于物联网的多维健康数据平台研究”项目、中山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高智凡演示的“心血管疾病智能评估系统”项目、北京富通东方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李瑞瑞演示的“人工智能驱动的主动健康管理研究与实现”项目、成都信息工程大学教授赵卓宁演示的“气象大脑智能服务平台”项目、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教授初佃辉演示的“智能化医养融合服务平台”项目、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刘治演示的“适型可穿戴心脏超声”项目、北京亮亮视野科技有限公司事业部总经理娄身强演示的“亮亮视野基于5G的AR+AI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云境商务智能研究院南京有限公司研发经理范文聪演示的“VR康复治疗系统”项目。整场路演项目优中选优、各具亮点,均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高成长潜力,涵盖了人工智能医疗与大健康多个领域。活动现场各专家用前沿视角解读人工智能新趋势,分析当前技术商用化到场景落地的发展方略,以期推进不同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应用最大价值,提供一个具有较高商业技术及应用场景落地的产业创新合作平台,以期推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项目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片创新沃土深耕成长,加速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学术发现、成果转化及产业落地,激发新兴人才、战略性产业在长三角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不断涌现,开创性建设高标准技术市场体系和成果转化应用示范基地,为推进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致力“科创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国日报江苏记者站)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