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81届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ADA)于美国东部时间6月25~29日以线上形式举行。本次会议向广大业内同道传递糖尿病最新研究成果、预防及管理理念、新技术等的前沿进展,更有每年备受瞩目的班廷科学成就奖、Kelly West流行病学奖等奖项的公布,可谓一场不折不扣的学术盛宴。
目前,不同饮食干预对代谢健康及肠道菌群的影响,及其对糖代谢异常所产生的效应已成为许多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次ADA年会上也发布了许多该方面的相关研究。北京协和医院肖新华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糖尿病的早期防治与发病机制的研究,本刊特邀肖教授对相关研究进行深入点评。
8小时限时饮食(TRE)方式对超重/肥胖成人体重和腰/臀围的影响:一项随机试验
(35-LB)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的8小时TRE方法(早期限时、晚期限时、自由选择限时)干预4周后对西班牙南部超重或肥胖成人的体重和腰/臀围的影响。
方法
将22例饮食时间窗 12小时(女性13例,年龄48 10岁,BMI 32.7 5.8 kg/m2)的超重/肥胖受试者随机分为早期TRE(在起床2小时内第1餐)、晚期TRE(在起床5~7小时内第1餐)及自由选择TRE(自由选择8小时的饮食时间窗)组。
结果
早期、晚期及自由选择TRE导致体重的变化分别为-1.7 2.1 kg(P=0.078)、-0.8 2.2 kg(P=0.386)和-1.0 0.9 kg(P=0.020),各组之间体重和腰/臀围的变化无显著差异(P 0.197,图1)。
结论
本研究提示,为期4周的早期、晚期和自由选择的8小时TRE方法对西班牙南部超重/肥胖成人的体重和腰/臀围影响无显著差异。为了证实这些发现,未来需要开展更大规模、更长期的研究。
图1. 不同TRE对体重和腰/臀围的影响
专家点评
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
肥胖和超重已成为中西方国家日益严峻的问题。目前,减重手术、新型减肥药等减重方法层出不穷,但依然无法对抗持续增长的人群肥胖率。因此,寻求更为健康且依从性更高的减重策略至关重要。
TRE是在特定时间段内限定热量摄入的一种饮食管理手段。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关注TRE对代谢健康的影响。现已有大量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证实,TRE在代谢控制、体重管理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TRE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脱水、低血压等安全问题仍然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加以证明。此外,目前在肥胖等患者中进行TRE的研究数量有限,且大多数试验的样本量较少,远期效果尚无统一定论。因此,大样本、长时程的临床研究亟待进一步开展。
本研究根据目前主流的3种不同TRE方法,在肥胖或超重患者中进行为期4周的干预。结果发现,3种TRE方案都可一定程度减轻体重和腰围,且疗效无显著差异。该研究的不足为样本量较小,且受地域限制,样本代表性一般。为进一步证实这项研究结果,未来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时程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
饮食碳水化合物限制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一项随机试验
(36-LB)
目的
评估限制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所致体重减轻对身心健康及认知功能的影响。
方法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平行对照试验,将72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T2DM,HbA1c7.4% 0.7%,BMI 33 5 kg/m2)的成人随机分组,进行长达6周的限制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干预(CRHP)或正常饮食干预(CD)。两种饮食方式的预期减重效果一致(约为6%)。身体和心理成分总结(PCS/MCS)分数来自36份简短问卷(SF-36),全球认知、非文字记忆、精神运动速度和执行功能来自一组神经心理学测试。
结果
两组饮食干预后减重均为5.8 kg(约6%),且PCS得到改善[CD:2.7(1.1~4.2)%;CRHP:2.1(0.7~3.7)%;P 0.001]。此外,CRHP还改善了MCS [1.8(-0.7~5.7)%,P 0.01]。SF-36分别为CRHP 6/8、CD 2/8。整体和特定领域的认知功能在组内和组间无显著差异,但CD在精神运动速度的符号数字模态测验上的得分高于CRHP(P 0.01)(表1)。
结论
本研究提示,不依赖于饮食结构的减重效果能够有效改善身体健康,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在对整体认知功能无不良影响的情况下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
表1. 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CD或CRHP减重前后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和神经心理评估
专家点评
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
20世纪初期胰岛素发现之前,糖尿病患者往往通过“饥饿疗法”延长生命,即通过严格限制热量摄入,尤其是碳水化合物的摄入来防止血糖升高,这提示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现如今,许多研究证实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对代谢的改善作用,但也有研究报告这种饮食方式的副作用,表明低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的作用尚无明确定论。
本研究为随机平行对照试验,通过对超重或肥胖的T2DM成人进行限制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干预或正常饮食干预达到减重效果,并进一步评估限制碳水化合物高蛋白饮食干预所致体重减轻对心理健康与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不同饮食干预所带来的减重效果可以改善身体健康,而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可以进一步改善心理健康,并对认知没有不良影响。这提示,限制碳水化合物饮食不仅可以改善代谢健康,还对改善心理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该项研究虽然样本量较小,但为未来肥胖和超重患者的饮食营养干预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减重与肠道菌群变化有关:一项比较超重成人地中海饮食和低脂素食饮食的随机交叉试验
(506-P)
目的
地中海饮食和素食饮食均可改善体重和肠道菌群组成。本研究旨在头对头比较两种不同饮食方式的影响。
方法
这项随机交叉试验于2019年2~10月纳入62例超重成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为期16周的地中海饮食与素食饮食干预,其间进行为期4周的洗脱期。主要结局为体重变化,次要结局包括通过16S rRNA测序测得的肠道菌群变化。
结果
与地中海饮食相比,素食者的体重明显下降(治疗效果-6.0 kg;95%CI:-7.5~-4.5;P 0.001)。Bacteriodetes相对丰度在两种饮食中均有所降低(均P 0.001),而Eubacteria相对丰度均有所增加(地中海饮食:P 0.001;纯素饮食:P=0.009)。在地中海饮食组中,Lachnospiraceae相对丰度增加(P=0.03),Firmicutes与Bacteroidetes比值增加(P=0.04),丁酸产生菌减少(P=0.02)。素食饮食干预组中,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降低(P 0.001),Enterobacteria和Ruminococcus相对丰度增加(P分别=0.04和 0.001)。两种饮食干预下,体重变化与Firmicutes相对丰度变化均呈正相关(地中海饮食:r=+0.36,P=0.01;素食饮食:r=+0.44,P 0.001)。此外,地中海饮食干预下,体重变化与Enterobacteria相对丰度变化呈负相关(r=-0.32,P=0.02);素食饮食干预下,体重变化与Eubacteria相对丰度变化呈负相关(r=-0.49,P 0.001)。
结论
与地中海饮食相比,低脂素食饮食表现出更明显的减重效果,肠道菌群的差异可能可以部分解释这一现象。
专家点评
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
肠道菌群在人类健康中扮演重要角色,而饮食在塑造肠道菌群的组成、影响及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还决定了不同菌群代谢物如何进一步影响宿主健康。地中海饮食是迄今为止一种营养学推荐的饮食模式,许多研究均已证实其可有效预防T2DM、肥胖症等多种疾病。此外,素食也已被证明可有效控制体重并降低患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的风险。但目前关于饮食介导肠道菌群影响宿主健康的研究多数在动物模型中进行,人群中的干预研究仍然较少,且各饮食干预模式之间无直接比较。
本研究为一项随机交叉试验,对62例超重成人进行地中海饮食干预或低脂素食干预,从而直接比较两种不同饮食方式的减重效果和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低脂素食饮食的减重效果优于地中海饮食,这可能和饮食方式对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不同有关。饮食干预对肠道菌群代谢物、宿主代谢水平等的影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结论也将指导未来改善代谢健康的营养策略。
遗传结构和新基因与青年型T2DM
(23-OR)
目的
探讨罕见变异对青年型T2DM遗传基础的贡献。
方法
分析3005例来自青年糖尿病遗传学进展(ProDiGY)联盟的青年型T2DM患者(20岁前诊断)以及匹配对照的9777例成人的全外显子组序列。
结果
有3个具有聚集罕见变异关联的基因具有外显子组显著性(P 2.6 10-6)。此外,有8个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在前20个具有生物学特征的重叠基因集中(P 2.0 10-6)。将这11个基因分为3组:①单基因糖尿病相关基因(HNF1A、GCK和RFX6);②肥胖相关基因(MC4R、ATXN2L、GHRL和CPQ);③β细胞功能相关基因(SLC30A8、ABCC8、PAM和SIX3)。ATXN2L中观察到1种新的外显子组内显著的基因负荷关联(OR 1.26,P=1.1 10-6)。对于已知的糖尿病基因,青年型T2DM的基因负荷分析效应量远远大于成人发病T2DM,如MC4R(OR 3.5,P=1.7 10-11 vs. OR 2.1,P=2.7 10-10)和HNF1A(OR 7.5,P=1.2 10-10 vs. OR 1.2,P=0.022)。从变异可信度的角度解释,常见和罕见变异对青年型T2DM的贡献大于对成人发病T2DM的贡献(常见变异的富集量为3.1倍,罕见变异的富集量为5.3倍)。
结论
这些数据描绘了一幅青年型T2DM作为单基因糖尿病和T2DM之间中间体的画面,其中参与胰岛素分泌和胰岛素反应途径的遗传变异均与之有关。
专家点评
肖新华
北京协和医院
T2DM仍然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已成为“21世纪的灾难”。肥胖、胰岛素抵抗等是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T2DM在青年人中的发病率持续增长,且青年型T2DM较成人T2DM及青少年发病的1型糖尿病发生并发症的时间更早,且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相关性更高。目前已有研究确认了青年型T2DM的一些候选基因,但其相关遗传变异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
本研究通过对3005例青年型T2DM的全外显子测序进行分析,确定了与青年型T2DM关联性强的罕见变异,提示罕见变异可能可以区分青年型T2DM和成人型T2DM。未来仍然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和完善这些罕见变异。此外,是否存在其他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因子促进青年型T2DM的发病,以及表观遗传是否在其中发挥作用,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