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天气对人体来说是一种煎熬。同时,白天时间比较长,人体的活动量比较大,所以身体也会经常感觉的疲劳。
此外,夏季人体代谢功能旺盛,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量更大,加上食欲不好,所以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现象。
那么对于老年人来说,该如何应对这样的自然条件呢?
夏季,建议老年人多吃3种“苦”,身体更健康
首先是饮食,多吃苦味食物
传统医学认为,苦味食物属于寒凉性质,具有清热泻火、祛暑燥湿、生津开胃之功,因此特别适合在小暑时节食用。
而在所有苦味食物中最典型的要数苦瓜,此外还有苦麦菜、莴苣、莲子(带心的)、杏仁等。当然,除了苦味食物,吃些凉性食物,也能起到和“吃苦”相同的作用,如西瓜、黄瓜、冬瓜、生菜等都属凉性蔬菜,平时可以适当吃一些。
夏季饮食建议:
1、每天的食物中应包括3——5新鲜果蔬,瓜果控制在300克,新鲜的蔬菜不少于300克。
2、主食3——5份,其中3份为米饭或面食类食物,外加1——2份粗粮(如玉米棒子、豆粥,马铃薯、番薯等食物)
3、肉类食物以白肉为佳,比如鱼类、虾蟹、家禽肉,其次是瘦肉(猪牛羊)。除鸡蛋与牛奶之外,一般每天保持在200克左右肉类食物。尽量少吃腌制的肉类,或深加工的肉类,比如火腿肠、腊肉、腊肠、肉丸等等,尽量避免油炸、烧烤等烹饪方式。
4、零食可以吃些瓜果,坚果(以新鲜或原味的最好)。尽量避免吃油炸食品、辛辣刺激的食品,少喝啤酒,碳酸饮料。尽量不要吃冰冻的食品。
其次是不要贪凉,吃“热的苦”
老年人身体比较虚寒,所以一般不怕热,反而怕凉。夏季炎热,适合以热逼寒。
常言道:“冬病夏治”,就是利用夏天充分的阳光,来驱寒,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
建议:夏季的老年人尽量少吹空调与风扇,如果太热,建议去户外的树影下乘凉即可。尽量不要吃冰冻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品,不要洗冷水澡。
晚上睡眠为了保证睡眠质量,可以开空调,其他时间建议不要吹空调。
第三是坚持运动,让身体吃苦耐劳
夏季白天时间比较长,人体的活动会比较大,然而我们依然需要保持合理的运动锻炼,避免长时间的久坐或久躺,不利于血液循环与新陈代谢。
建议老年人在每天的早上8——10点运动,或从事适当的体力劳动。以及下午的5点——7点,或者是晚餐过后(8点前后)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
每次运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以舒缓的有氧运动为宜,运动过程中感觉舒适,若感觉太疲惫,要及时休息。
外出运动最好结伴而行,要注意带好水,以及少量的干粮,防止出现低血糖,或者缺水,以及中暑现象。
“以热逼寒,冬病夏治”要注意的3件事: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提出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说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人体的阳气和自然界的阳气相符,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而藏于冬。冬病患者体质偏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
而夏季,尤其是到了“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也是人体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此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以热治寒,鼓舞阳气,驱散体内寒气,调整阴阳,从而达到减少冬季发病频率或彻底根治疾病的效果。
事实上这也是有很多要注意的地方的。首先就是要防止脱水与中暑;尤其是老年人,人体对体温的调节能力比较差,脱水严重就很容易出现中暑现象,所以要尽量避免。
其次就是容易出现低血糖现象,所以老年人外出活动的时候,一季度要代谢干粮,比如饼干,面包之类的食物,防止能量缺乏。
第三就是要防止疲劳,当身体处于疲劳状态,细胞代谢会排出更多的代谢废物,不仅达不到健身效果,反而有害健康。
所以夏季运动、晒太阳等,都不是越多越好。建议每天的早上8——10点,或者下午的5点之后,间接性地接受30——45分钟晒太阳即可(晒一小会歇息一会)。出汗多的时候,要及时多喝水,防止中暑。
运动或晒太阳过程中,而这个过程可以以自身感觉为判断依据,感觉心情愉悦,身体轻松舒适一般就是可以的。
夏季要注意控制好睡眠
午睡一般控制在12点——14点,睡眠时间保持在45分钟—1.5小时。
晚上可以10点—11点入睡,不要太早入睡,但是也尽量不要晚于11点。早上在7点左右再起床,晚上睡眠应不少于7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