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的国家。俗话说,“宁可食无肉,不可饮无茶。”可见,喝茶是我们最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对于爱喝茶的人来说,还有一个好消息是喝茶可以调节代谢、帮助降低“三高”(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还有助于减肥!
一个适合降低“三高”的方法——喝茶!
2021年5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刊发了一项综述研究《饮茶与老年代谢综合征关系的研究进展》中指出,喝茶可以调节老年人群的“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以肥胖、高血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危险因素。
研究指出,茶叶中富含对人体有益的多酚类物质,如儿茶素具有抗氧化、降低血压、降低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减少体脂形成等诸多功效。喝茶对调整代谢的好处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降低高血压风险
2. 改善血脂异常
3. 降低高血糖风险
4. 有助于减肥、减重
1. 降低高血压风险
美国心脏学院汇总了21项有效研究,共纳入1323名研究对象发现,与不喝茶者相比,喝茶者平均收缩压降低1.8mmHg,舒张压降低1.4mmHg,且喝茶超过12周者降压效果更为明显。
至于其中的奥秘,则在于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剂——儿茶素,它能打开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上的蛋白通道,加快钾离子的吸收,从而放松、扩张血管,使血压降低。
而且,将绿茶加热在35℃左右时,降压效果是最好的,因此在饮茶时可以等茶凉到和体温差不多的时候再喝,更能避免因喝烫茶而引起食管等的灼伤。
2. 改善血脂异常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的一项研究,随访6年分析了8万多名中国人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与喝茶的关系。
结果显示:长期坚持饮茶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水平下降得更慢,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8%。
此外,该研究还表明:效果最好的还是绿茶,其次是红茶,最弱的是花果茶等其他类型的茶。
3. 降低高血糖风险
茶叶中的茶多糖能明显缓解糖尿病“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的症状,辅助降低空腹血糖。
茶多糖还可以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侵害,从而起到预防糖尿病的作用;
另外,茶多糖能增强肝脏葡萄糖激酶活性,其作用类似于胰岛素,可改善糖代谢,辅助降低血糖;而且多糖具有特别的黏附作用,能使肠道内碳水化合物缓慢释放,起到控制血糖、降低血糖峰值的作用。
茶多糖含量以绿茶为最高,其次为乌龙茶和红茶。
4. 喝茶还有助减肥
唐代《本草拾遗》中关于茶的论述就曾提到“久食令人瘦”。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这一点。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进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强人体对脂肪的分解能力。
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更是发现,茶叶中的复杂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可以通过增加棕色脂肪产热来消耗过剩的能量,从而达到辅助减肥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抑制小胶质细胞,降低下丘脑炎症,以改善体重,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
喝茶好处多
很多人天天喝,但却没喝对!
1. 喝茶温度别超65℃
喝茶别喝太烫的茶,温度过高可能会灼伤食道粘膜,以免增加食管癌的风险。
如果长期反复烫伤食管,会引起食管黏膜的慢性创伤和炎症,从而可能会导致食管癌的发生。
2. 饭后一小时再喝茶
茶中的鞣酸进入胃肠道后,会抑制胃液和肠液的分泌,易引发消化不良。而且鞣酸会与肉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等食物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使肠道蠕动减弱,容易导致大便干燥,引发便秘。因此,不宜饭后立即饮茶,最好在饭后1小时后再喝茶较合适。
3. 喝茶要少喝浓茶,淡茶为主,少量饮用
不少人喜欢喝浓茶。茶叶中含有咖啡因,少量可起到醒神作用,如果摄入过多会使血流加快、血压升高。
体内经常含有较高浓度的咖啡因,会对肾脏带来巨大负担。此外,茶叶中含有较多鞣酸,容易和与体内的铁结合变成一种难溶性物质可致肾结石。
4. 喝茶不空腹喝茶
茶叶中,尤其是绿茶,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很高,如果空腹饮用,部分活性物质会与胃中的蛋白结合,对胃形成刺激,容易伤胃,也更容易出现心慌、头晕等“醉茶”现象。尤其是对于本来就肠胃功能不太好的人来说。除此之外,空腹喝茶还会使消化液被冲淡,从而可能影响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