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十三张机 来源梅林春秋
以“蒙古”含义之复杂、丰富,讲这个题目是非常出力不讨好的一件事,因而务必要在理清其脉络之前,做好认知的调整。
首先,暂时忘却已有的教科书式、公式化的认知。
由于意识形态、历史认知局限等因素影响,我们对蒙古这个宏大概念的认知往往有以下几个误区。
误区一
蒙古族是个非常古老的民族和概念
蒙古是什么意思?
这是蒙语中“忙豁勒”的转音,意义为“永恒之火”,也有“质朴”的含义。
蒙古族真正的产生,是在成吉思汗统一草原诸部,建立的“也客·忙豁勒·兀鲁思”,也就是“大蒙古国”之后的事情。在此前,并没有其后意义上的“蒙古”族、国或者地理名词的含义。
当时只有草原诸部,其中乞颜部建立的蒙兀汗国的势力还很小。
在唐代,蒙古被称为“蒙兀”。如《旧唐书》中用“蒙兀室韦”来表示蒙古人的祖先。但是其他翻译也不绝于史,如“蒙骨”、“朦骨”、“盲骨”﹑“萌骨”、“萌骨子”等许多同音译名。
真正出现“蒙古”族群的形成,并不早于成吉思汗时代,而“蒙古”的汉文译写方法,最早也只追到元代。
误区二
蒙古是单纯的血族或者语族
然而,类似“蒙古”这样族群集团,既非纯粹的血族,也非纯粹的语族。
在乌拉尔山以东至东北亚的大草原上,有一个非常辽阔的温带草原,这是数万年前走出非洲西来的智人北支追寻猎物的路线,也就是“猛犸猎人”们进入东亚的大通道。
当然,这也是2300B.C之后的“青铜之路”之一。
随着野生马的驯化和青铜构建的产生,真正意义上的游牧部落开始壮大起来,他们天然的选择了这里作为他们的草场,在微观上逐渐形成一个个以血缘为纽带的部族。
然而,牧业对于气候的依赖性非常强,草原上的供养能力实在有限,最为肥美的杭爱山以北至贝加尔湖,再到大肯特山区域,最多能供养的牧业容量不过500万匹牲畜——这个基数能供养的最大人群,也不过100-150万人口。
而今的蒙古国人口,也刚刚跨过300万大关,历史上所谓突厥汗国“控弦百万”的记载,很可能是当时的供养极限。
人口的稀薄,使现有的人们需要紧密的婚配、合作,因而草原人的民族观更倾向于文化(语族趋同),而非血缘(血族)趋同。
例如,建州女真建立的后金汗国四大贝勒中的“莽古尔泰”,实际上也用的是蒙古这个词做名字。
因而,当我们在讨论“蒙古”的时候,它既不是单一的血族概念,也不是单一的语族概念,它的复杂程度,远超汉族。
误区三
蒙古历史只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
无论是蒙古汗国的产生源头,还是其远征疆域,都已经大大超出了古代中国、乃至现代中国的疆域。
甚至可以说,今天中国的疆域之广阔,全拜大蒙古国之下的元帝国所赐,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之深刻,也并不亚于它对古代中国的影响。
很多人谈起民族的历史情感时,就不由得抬出抵抗蒙元、以身殉国的文天祥做楷模、做英雄;但同样是他们,在谈及民族的现实情感时,又情不自禁的抬出一代天骄、征服世界的铁木真做精神寄托,要知道在当时的历史时期,这两种文化是极端冲突、对立,不可调和的。
这种分裂的历史观是错位和扭曲的,值得警惕。
如果因为四大汗国之一的元帝国征服、统治了中国,就认为蒙古史可以隶属中国史,那么,金帐汗国征服、统治俄罗斯公国的时间更早,而且时间更久,以此恐怕要推导出中国史是俄罗斯史一部分的结果。
要知道,蒙古史是世界史中的重要章节,而不唯独是中国史中的组成。
误区四
蒙古不隶属于古代北亚游牧民族谱系
世界公认的欧亚大陆三大游牧民族派生了三大语系,闪米特、古印欧和阿尔泰——他们自西而东的排列横亘在欧亚大陆。
在阿尔泰游牧民族下的各种游牧民族频繁更替,形成了被我们称为“民族”的很多子集团,包括我们熟悉的獯鬻、荤粥、鬼方、猃狁、肃慎、匈奴、丁零、鲜卑、柔然、突厥、契丹、奚、女真、蒙古等等。
这些不同的族群之间的底层,有着不同深度的血缘渊源。
因而在阿尔泰语系之下,陆续产生了三大语族:突厥语族、蒙古语族和通古斯语族。
阿尔泰语系三大语族人群都生活在乌拉尔山以东广阔的西伯利亚大草原上,他们的相互交往、流变非常复杂,以至于几乎三分之一的语汇相同,另有三分之一的语汇相互能够理解。
阿尔泰语系三大语族之间相互不能理解的词汇,应该产生于人群分离之后。
突厥语族的活动范围大致在高加索至阿尔泰山区域,他们生成的政权或民族包括凶人、突厥、高车、黠戛斯等。
通古斯语族处于大肯特山以东至中国东北以北的区域,他们也被称为“东胡”,“桃花石”,生成的民族政权和民族包括勿吉、肃慎、娵兹、靺鞨、鲜卑、室韦、高句丽、契丹、女真等。
居中的广袤的长城以北,一直到大肯特山,贝加尔湖地区的区域,一般是突厥和通古斯系两大集团争夺的地区,在匈奴、鲜卑、柔然、回鹘等政权不断占领后,最终成为蒙古语族的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