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根据《2020世界癌症报告》的估计,我国每年新发癌症患者约457万, 死亡约300万。晚期癌症患者常伴随有远处部位的转移, 其中骨骼是恶性肿瘤的最常见转移部位之一。骨转移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所引起的疼痛等症状往往成为肿瘤患者的最大痛苦。椎体骨折可引起脊柱变形、活动受限, 甚至导致瘫痪。骨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影响, 进一步严重降低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癌症骨转移是临床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了分享优质的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经验,提高恶性肿瘤骨转移治疗水平,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肿瘤支持与康复治疗专家委员会(SCRC)和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的指导和支持下,赛生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在2021全国癌症康复与姑息医学大会期间举办了“骨励新声,例证全程”中国恶性肿瘤骨健康规范化治疗病例PK赛总决赛,线上线下同步展开。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谢广茹教授分别为本次会议进行了精彩的致辞。大会主席对线上及线下参会的专家学者表达诚挚的欢迎,指出临床诊疗工作是每位医生的首要任务,从真实的临床病例中不断学习和总结,对提高临床思维和诊疗实践能力殊为关键,希望每位医生在日常工作中能善于发现和总结典型病例,在工作中学习和提升。预祝各位选手赛出风采,赛得精彩。随后,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宣读了大会赛制,介绍了PK赛的4组点评专家和选手,至此,全国总决赛正式开始!
第一位选手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杨犇龙医师,杨犇龙分享了一例年轻女性罹患乳腺癌的病例,患者有生育的要求,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同样非常重要。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宋国红教授点评并提出问题,她赞扬了杨犇龙医生的专业性,有非常好的医学人文关怀,病例讲解也非常完整。
第二位选手是来自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的桂秀娟医师,桂秀娟从此次广州疫情展开,讲述了标准肿瘤治疗和择泰辅助治疗为晚期乳腺癌患者保驾护航。北京医院张永强教授点评并提出问题,指出病例的特殊性,表扬了桂秀娟医生的治疗过程,第一步都是有理有据,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获益。
第三位选手是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王雪医师,王雪分享了一例晚期肺癌病例,在各靶向基因均为阴性的情况下,通过肿瘤治疗和择泰护骨治疗,依然患得了长生存。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赵洪云教授点评并提出问题,指出王雪医生的病例非常好,患者获益明确,演讲娓娓道来,台风也很好。
第四位选手是来自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的张丽医师,张丽分享了一例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病例,指出护骨的重要性。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磊苹教授点评并提出问题,提出了许多数据上的看法,同时表扬了张丽医生的专业性。
至此,四位选手的比赛全部完成,大会进行评分统计环节。契合大会主题,会议邀请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曹君教授演讲《骨改良药物安全性管理共识解读》[1],曹君指出随着抗肿瘤全身治疗药物的发展,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得以延长,因而骨改良药物长期使用造成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骨改良药物的不良反应至关重要。作为《共识》所推崇的唑来膦酸,自全球范围内上市以来,已经拯救了大量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缓解骨痛,治疗骨相关事件,延长无病生存期,提高生存获益[2]。唑来膦酸积累了无与伦比的长期循证医学证据,成为权威指南优先推荐的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药物[2-3]。而以择泰 为代表的唑来膦酸是真正有充分循证证据,可用于乳腺癌辅助治疗的骨改良药物,也是真正拥有疗效-安全性的最佳平衡骨改良药物[3-10]。
该大会还设置了颁奖环节,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谢广茹教授、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担任颁奖嘉宾。基于四位讲者的精彩发挥,经过现场评分和线上投票综合产生了最终的获奖结果,杨犇龙医师夺得头魁,张丽医师、桂秀娟医师和王雪医师分别获得2-4名。
赛后,黄诚教授、谢广茹教授对本次大会进行了高屋建瓴的总结,两位教授指出本次病例PK赛非常精彩,四位选手其实都是胜出者,他们的病例为肿瘤骨转移临床诊治工作提出了疑问,带来了经验及思考,能切实提高临床医生的临床思维及实践能力。希望赛生公司能够多组织此类比赛和平台,让更多的医生参与进来。
参考文献:
1. 骨改良药物安全性管理专家共识。中华肿瘤杂志2021 年 6 月第43 卷第6 期 Chin J Oncol, June 2021, Vol.43, No.6
2. Coleman R, Hadji P, Body JJ, et al. Bone health in cancer: ESMO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Ann Oncol. 2020;31(12):1650-1663. doi:10.1016/j.annonc.2020.07.019
3. Gnant M, et al. Lancet Oncol. 2011 Jul;12(7):631-41.
4. Coleman R, et al. Breast Cancer Res Treat. 2011 Jun;127(2):429-38.
5. Coleman R, et al. Lancet Oncol. 2014 Aug;15(9):997-1006.
6. Coleman R, et al. Lancet Oncol. 2017 Nov; 18(11): 1543-1552.
7. Coleman RE, et al. J Bone Oncol. 2018 Sep 27;13:123-135.
8. Brown J, et al. J Natl Cancer Inst. 2018 Aug 1;110(8):871-879.
9. Wilson C, et al. Eur J Cancer. 2018 May;94:70-78.
10. Yunpeng Yang et al,Biomed Central,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