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基金
最近有一个说法很流行,大意就是现在很多知名主动基金的规模已经非常庞大,所以未来的超额收益可能不容乐观。
诸如头部的朱少醒、董承非、谢治宇、张坤等人都面临这个问题,尤其是张坤,因为某个基金的业绩明显下滑,使得规模的问题再度让大家感到重视。
关于主动基金的规模问题,这个确实会有可能成为基金经理业绩的掣肘,但规模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或者说达到什么程度的规模后才可能让整个投研选股产生显著的影响。
这个其实并不好判断。
尤其是如果用某个阶段或者某个风格下的业绩表现来判断,则有可能更容易失准。
以大家熟知的老朱为例,过去5年来他的规模变化是这样的,
可以看出老朱的规模其实在16-18年里变化不大,而这两年的增长速度极快。
但是老朱最近五年的业绩变化是这样的,
最近五年里老朱在规模变大之后超额收益却越来越明显,而且从持仓来看,他对于赛道股的配置相对来讲是没那么高,并且整体的持仓非常分散。
这意味着快速增长的规模下,对于他业绩的影响,大概率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大。
我们再从年度排名来看,
可以看出即便老朱的规模不断增加,尤其是规模增加最快的19年和20年,他的业绩也依旧保持在行业前列,大家不要看绝对排名好像从原来的100多名200多名掉到最近的900多名,实际上如果你看排位位置百分位,19年和20年分别是TOP8%和TOP20%附近,13和14年也不过是TOP35%和TOP43%。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规模的增加对于朱少醒的影响并不大。
类似的,另一个知名基金经理谢治宇的情况也类似,
兴全合润这老牌基金的排名,在过去这么多年里,也是保持在TOP10%以内的位置,投资体系并没有明显受到业绩的影响。
哪怕是今年,无论是老谢还是老朱,他们的基金到目前为止也还是跑赢了沪深300。
而最近流行规模论的其中一个原因,似乎是大家喜欢拿这些基金跟一些业绩突出的小基金来比较。
比如前段时间很火的林英睿。
误区
前段时间有不少朋友问到林英睿如何,尤其是今年这种市场环境下他获取了25%的收益,非常亮眼。
同时由于仓位不高,所以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低仓位下灵活性极高使得他的业绩能够获取这么好的超额收益。
然而,事实大概率不是这样。
实际上,看回他2019年和2020年的涨幅,并不比朱少醒好,而结合他的持仓情况来看,今年乃至最近一年他的超额收益来源,显然是大幅度配置了周期股导致的。
所以与其说是规模导致,倒不如说他是阶段性的风格受到市场青睐,所以才产生这种明确的超额收益。
实际上他过去几年的持仓基本是以周期性行业为主,比如航空、券商、石化,而周期股产生显著的超额受益阶段则是2020年下半年开始,而2019年他相对于沪深300的超额收益并不明显,就是这个原因。
这里重点提醒下大家,依靠这种阶段性受益于风格的基金经理需要尽量慎重,因为你很难评估他究竟可不可以持续押中风格。
我们在做主动基金的业绩归因时,一定要分析清楚,他的业绩究竟是偏向稳定的投资体系起作用,还是更多受益于阶段性的市场风格。
关于基金规模的影响,大家还很喜欢用张坤来作为例子,去论述规模的影响。实际上张坤最近的表现不行根本不是受困于规模。
张坤的投资体系是高度集中在某几个行业里面的一些龙头,并且对于估值的容忍度极高。
这使得他的投资组合在高位的时候,面临负面逻辑的展开会非常脆弱。
无论是上海机场、美年健康、中炬高新还是美团乃至最近的K12,都是权重极高下的脆弱性体现。
相比之下,朱少醒也曾经在分众传媒上踩雷,董承非也在美年健康上踩雷,但他们的净值波动显然就没有张坤那么大。
所以张坤是不能作为规模过大下超额收益减少的例子。
挑选原则
最后,回到我们挑基金经理的一些基本原则,大家还是通过长期业绩为基础,并且通过业绩归因和投资体系的分析,来进一步判断基金的业绩持续性。
规模因素可能可以作为参考,但个人更建议作为单个基金的规模阶段性减少的时候,再进行考虑的因素。
最忌惮的是,单纯因为规模比较大,就直接否定了一个业绩和体系依然稳定的基金经理。
最后,关于当前我认为比较值得关注的基金经理,大家可以看回这一篇文章——《越来越艰难了》。
1.今天白酒出了个影响可能比较深远的消息,一个是新国标,按照这个新国标的规定,以后白酒不能再添加食品添加剂了,或者说加了添加剂的话就不能叫白酒,只能叫配制酒。
这会影响到酱香科技以外的品种,值得大家重视。
2.新城最近的回撤比较大,从基本面来看发债方面不太顺利,使得市场担心公司主体的影响。
融资端是新城目前最大的软肋,但如果要稳定发展(尤其是商业地产的发展)则依旧少不了,所以这也是新城这种二线龙头相对于一线龙头不太确定的地方。
总体而言我偏向新城能稳定渡过困局,不过大家对于新城的仓位也要有所控制,个人不建议单吊新城,资产包的操作是平均分散给万保新,大家可以参考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