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3月24日晚间,奥园健康发布2019年全年业绩公告。公告显示,奥园健康2019年总收入为9亿元,较2018年的6.2亿元增长45.6%。净利润为约人民币1.63亿元,较2018年的0.78亿元年增长108.3%。这是奥园健康自2019年3月上市以来发布的首份年报。
报告期公司毛利率为37.4%,净利率为约18.1%,均较上年有所增长。不过上市并没有给奥园健康带来更多的规模扩张,45.6%的增速在目前公布业绩的上市物企中不算高。与此同时,尽管上市募得资金5.8亿港元,但奥园健康没有选择立刻开启“买买买”的并购模式。公司第三方在管面积占比仅8%,母公司依赖症在上市后尚未得到缓解。
营收增长45.6%规模仍小 母公司依赖待解
奥园健康是房企中国奥园旗下的物业管理公司,于2019年3月拆分上市,至今上市时间仅一年。首份上市“答卷”,奥园健康给出了45.6%的营收增速,总营业收入至9亿元。净利润也终于迈入亿元俱乐部,为1.63亿元。
单从数据来看,奥园健康报告期内毛利率为37.4%,较上年提升3.7%;净利率为18.11%,较上年提升约5个百分点,盈利能力有所提升。但物业管理行业规模为王,奥园健康45.6%的营收增速在行业内并不突出。
截止3月25日,公布2019年业绩的9家物业公司中,奥园健康营收增速排在第6,同期龙头企业碧桂园服务营收增速达到了106%,永升生活服务达到了76%。而从2018年营业收入来看,营收规模超过30亿元的有7家,10亿元~30亿元的有6家,10亿元以下的有12家。奥园健康在2019年仍处于第三梯队。

近年来物管行业上市潮不断,2018年8家物企上市,2019年10家物企上市,目前物业上市公司已经达到了25家。上市后融资渠道拓宽,多家中小物企表示募资用于并购扩张。奥园健康上市募资净额5.77亿港元,其中62%用于战略收购及投资。
不过奥园健康过去一年尚未就此项投入资金,公司账面现金在2019年12月末高达8.2亿元。
年内没有并购事项意味着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面积占比难以大幅提高。2017-2019年,奥园健康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建筑面积占比分别为4.5%、5.4%、7.8%,来自第三方物业开发商的收入占比分别为2.9%、5.3%、9.6%。来自中国奥园集团及关联方的收入占比始终在90%以上,母公司依赖症在上市之后并未得到缓解。

去年末连续与5家新开商场合作 疫情下的商业运营何解?
从业务占比来看,奥园健康主要包括物业管理及商业运营两个部分,其中,物业管理服务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42.62%;商业运营服务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2.5亿元,同比增长53.62%。2019年商业运营服务增速超过了物业管理服务增速,但截止2019年末奥运健康70%的营业还是来自于物业管理服务,收入结构不变。
截止2019年末两部分业务的在管面积差别也很大,物业管理服务在管建筑面积增加约4.7百万平方米至共计15.1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5.2%。
同期,公司共向37个商场订约提供商业运营服务,合同总建筑面积约为1.8百万平方米,新增的合同建筑面积合计为0.49百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8.8%。
不过商业运营服务的毛利率较高,2019年为44.5%,高出物业管理服务约10个百分点。所以奥园健康与大部分以住宅物业为主的物企不同,并不重视物业管理服务中增值服务的增长,而是重点关注商业运营服务来提高盈利质量。

业绩公告显示,奥园健康物业管理服务分部还分为基础的物业管理服务、销售辅助服务、社区增值服务。社区增值服务2019年收入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仅为7.43%。
2020年,奥园健康子公司上海奥慧妍还与中国奥园子公司广州奥盈投资合作开发地块,广州奥盈投资须负责项目的整体开发、建筑、运营及管理,并有权享70%的经济权益。上海奥慧妍受惠于项目所开发物业将来运营业务的发展,而不需从事地产开发业务,享有30%的经济权益。奥园健康希望借此机会涉及康养及医疗美容业务。
根据披露,该地块位于上海“东方美谷”产业园区内,以打造健康美丽产业为目标。总面积约为30369.2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约为75923平方米。上海奥慧妍已取得土地使用权证及建设许可证,为此广州奥盈还支付给上海奥慧妍6150万元作为地块收购成本的补偿。
不过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奥园健康商业运营业务势必受到冲击。2019年商业运营业务分部商业运营及管理服务实现收入1.6亿元,市场定位及商户招揽服务实现收入0.94亿元。去年12月,奥园健康还连续为5家新开业的商场提供服务,2020年这一节奏或被打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