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养生。但是你知道么,有些养生知识未必科学。今天,树先生就来为大家盘点下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那些“养生误区”。
1、饭后马上刷牙
有些人有饭后马上刷牙的习惯,其实这样不利于牙齿健康。
人在用餐时,吃的大量酸性食物会附着在牙齿上,这些酸性食物会使牙齿表面的牙釉质软化。
在此时刷牙会破坏牙釉质,损害牙齿健康。
树先生建议,饭后或吃了酸性食物后,可以用水漱口,或喝一小杯牛奶,用牛奶像漱口一样与牙齿亲密接触,可以帮助清洁口腔、中和食物的酸性、加快牙齿钙质的恢复过程。
2、适当饮酒,有益健康?
网上流传:睡前喝一小杯红酒有助于睡眠。
所以有些人习惯在睡前喝点红酒,认为能美容养颜、助眠。
但真的是这样么?其实不然。
专家表示,酒精虽能帮助入睡,但会使大脑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导致频繁醒来,而且酒精会使支撑下颌的肌肉松弛,可能导致呼吸道受阻,出现呼吸不畅、打呼噜的现象,反而降低睡眠质量。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曾刊登过一项研究:少量饮酒即可增加房颤风险!而心房纤颤可引起心血栓、脑梗等严重后果。
《柳叶刀》的研究也表示:最合适的饮酒量是不存在的。
少量饮酒也会对肝、肾等器官造成伤害,所以饮酒健康?不存在的。
喝多少酒最合适?最新研究告诉你:别喝。但是,喝酒这种事真的只能由个人自己把握、对自己负责。
3、喝粥养胃
喝粥养胃因人而异,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喝粥养胃的说法并不适合所有人。每个人胃不好的原因各种各样,如果不将胃病加以区分,喝粥非但不能养胃,反而会伤害胃。
1)胃酸过多者不宜喝粥
粥会刺激胃部分泌更多的胃酸,如果胃酸过多的人经常喝粥,可能会增加对胃部的伤害,甚至出现反酸现象,增加胃部负担。
2)消化不良者适宜喝粥
粥通常煮得稀烂,属于半流质食物,由于性状与胃消化后的食糜相差无几,因此胃部无须对其进行再次研磨,就可进入小肠中吸收。
3)没有胃病的人来说,长期喝粥,可能造成营养不良、消化功能减退、高血糖等危害。
4、只吃素不吃肉更有利于养生
“纯素食对身体好,长期坚持身体越来越好”
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深信不疑,提到肉首先想到的就是“长脂肪”、“变胖”、“不健康”等等。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其实“纯素食、完全不吃肉”反而有危害!
尤其对于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各种功能都会衰退。如果完全不吃肉,就相当于没有了优质蛋白和各种营养元素的补充,身体会出现很多问题。
1)易患结石
经常吃素食、不吃肉的人容易患有结石。
因为植物中的草酸会与人体内的钙相结合,比如芹菜、菠菜、苦瓜等。
蔬菜中的纤维含量比较高,吃多了杂质比较不容易排出,就容易在身体内形成结石。
2)容易贫血
吃得过分清淡,体内的血红素含量会降低,这样的情况是很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
肉类富含蛋白质,如果吃肉过少,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动物蛋白更容易被吸收,且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这些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只能靠饮食获取,这是植物蛋白所不能及的。
如果不吃肉,又没有其它办法补充,可以说是强行创造条件让自己生病,还是那种危及生命的病。
正因这一系列健康风险,我国老年人膳食指南(2016)明确建议:
老年人要常吃富含优质蛋白的动物性食物,尤其是红肉、鱼类等。
5、饭要趁热吃,水要趁热喝
相信很多人请客吃饭都遇到过“快,趁热吃”这句话
其实这种饮食习惯是不正确的。
正常情况下机体食道是不耐受食物的高温,最高只能承受50~60度的温度,当我们喝热饮或吃热的食物时,65℃高温足以使消化道造成慢性损伤。
长此以往,会使癌细胞癌变,导致食道黏膜损伤,长期吃烫的食物还容易导致患者出现消化性溃疡。甚至诱发食管癌。
所以食物“趁热吃”,水“趁热喝”其实并不好,专家建议,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至40℃左右,饮用温水为宜。当食物上桌后,最好不要立即吃,等一下更健康。
6、洗脸过度追求清爽感,易伤肤
很多人洗脸都会追求一种清爽感,觉得清洁力度越强越好。
我们日常用的很多香皂、洗面奶都是弱碱性的,碱性的产品清洁能力很强,但是洗完皮肤比较干。
刚用完感觉还不错,但是它会让皮肤越来越油,水份越来越少,从而破坏我们皮肤的保护层,破坏我们皮肤表面的酸碱性,皮肤情况就会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皮肤过油,缺水,痘痘,红肿,过敏.....
普通人一般一天洗两次脸,清洁过度的风险远高于清洁不足的概率。因此树先生推荐大家使用氨基酸水晶洁面皂。
氨基酸水晶洁面皂是弱酸性,PH值与人体肌肤接近,氨基酸独有的弱酸性特点能有效清洁皮肤表层油脂,同时对皮肤不损伤,不刺激,不紧绷。
从而可以有效保护皮脂膜,天然温和零刺激,零伤害,泡沫温和细腻,易冲洗,无残留。适合干皮、敏感肌,以及日常需要频繁化妆卸妆的人士。
7、晨练越早越好
很多人喜欢在太阳刚升起时就出门锻炼,这在专业人士看来,这并不科学。
因为早晨6点之前空气不是很好,很多植物还没进行光合作用,所以空气中有很多二氧化碳。
另外早晨冠状动脉张力高,交感神经也比较兴奋,容易突发心血管疾病。
所以最好的锻炼时间其实是早上七点左右,以公园和广场等开阔地点为宜,晨练切记要吃早餐。
8、钙补得越多越好
补钙的观念在我国可谓深入人心,许多人误以为,钙补得越多,吸收得也越多,形成的骨骼就越多。
其实过量补钙,会使血液中血钙含量过高,可导致高钙血症,并会引起肾结石、血管钙化等并发症。
过量补钙并不能变成骨骼,反而危害健康。因此,补钙建议每天摄入量不超过800克。
9、热衷各种补药
生活中很多人盲目追求吃各种名贵补品来进行养生,有的中老年人甚至寻求所谓的灵丹妙药来获得身体长寿。
那些所谓的补品到底有没有用呢?
进补要视身体情况而定,缺什么补什么,不分体质和症状的乱补,可能导致其他疾病,适得其反。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补药不能代替药品。保健品不是药品,不能治病。不要听商家的宣传,补品只是提高身体素质,并不能治病或缓解疾病。这点尤为重要。
本文来源:丁香医生及网络整理,仅作宣传,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