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员工的培训和管理,有的企业为此不惜重金来做此事。也有企业的管理者学习和借鉴军队的管理经验,来提高全员应对和破解企业发展困局的信心和能力,这本身是没有问题的,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然而一些管理者不从自身的实际出发,陷入了严重的误区,只是机械、盲目、片面地去学,不见成效,甚至事与愿违。
每年、每月、每日花大量的时间去制定各种“高大上”或“小而美”的培训项目或计划;热衷于制定各种培训制度、规范、要求,搭建各种组织、平台和体系。孰不知这样的做法人为地设置了壁垒,让培训和各类会议变成了主导,将错误的信号传导给员工,大幅弱化了管理者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增加了企业的内耗。首先,作为管理者要理清什么是“管理”。从“管理”一词的分析,“管”就表示有堵有疏、疏堵结合。所以,管既包含疏通、引导、促进、肯定、打开之意;又包含限制、规避、约束、否定、闭合之意。“理”本义为顺玉之纹而剖析,代表事物的道理、发展的规律,包含合理、顺理的意思。管理犹如治水,疏堵结合、顺应规律而已。所以,管理就是合理地疏与堵的思维与行为。
其次,不能生搬硬套,形式主义。“战无不胜”是管理者所期望的,这也是要学习军队管理的原因之一。对于不同领域的企业、不同性质的组织而言,若不顾自身的发展阶段,不顾管理对象的不同,不顾所处行业的特点,一哄而上,盲目跟风,生搬硬套军队做法的结果,往往学到的东西只能是外在的、表面的、形式主义的,与企业自身的管理实践根本就是两层皮,这样做反而会扭曲了企业的管理,未受其益,先蒙其害。
对企业来说,借鉴军队怎么做固然重要,思考军队为什么这样做、其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更为关键。想清楚军队这样做的逻辑与机制,弄明白这样做的前提与得失,揉开了,掰碎了,并切切实实地结合企业自身的客观实际与面临的问题,才能从方法论的层面为如何汲取和借鉴军队的探索与经验提供指导,才能知道自己应该学什么以及如何去学。因此,企业向军队学习打胜仗,应该是思考其逻辑,借鉴其方法,而不是简单地照搬其做法、套用其形式。这样的学习,才是有针对性的和创造性的,才真正可以落地并取得成效。
最后,忌简单粗暴,片面主义。多数人理解的军队管理的特点是令行禁止,换句话说是“没有任何借口”,或者说“坚决完成任务”。这样让人最容易陷入的误区,把军队的管理简化成通常所理解的军事化管理,进而以为军事化管理就是绝对的服从,就是严格的纪律,就是无条件的执行,就是上对下的控制,就是军令如山倒。这也是很多管理者热衷于军事化管理的基本出发点。这样的军事化管理确实可以让管理者过一把发号施令的瘾。然而这是对军队管理的片面化理解,管理者可以一时爽,却并没有抓住向军队学打胜仗的精髓。军队当然要强调服从,要强调纪律,要强调完成任务,但这只是军队管理的一个侧面,而绝非全部。真正保证军队打胜仗的机制,远远比这些要复杂得多。片面地理解军队的管理,甚至简单粗暴地把服从、纪律、控制等管理元素极端化、绝对化,是陷入了又一个巨大的误区。
在此,不得不谈与“服从”息息相关的“忠诚”。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忠诚。一种忠诚是对领导的话言听计从,领导叫干啥就干啥,丝毫不敢违背领导的决定。这是“愚”的忠诚,是低级的忠诚,是缺乏担当的忠诚。本质上,只对领导的命令负责的忠诚,是一种最自私的忠诚,是一种伪忠诚。另一种忠诚,不是简单地忠诚于领导的决定,而是从整个组织的角度考虑问题和出发点。可能未必顺着领导,可能行为会有违领导的指示,但是他的所作所为,是从组织长远的角度考虑问题的。这样的忠诚,才更符合组织的利益,才更有利于帮助达成领导期待的目标。这种忠诚才是最可贵的。这种人是真正把自己的命运与组织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息息相关、荣辱与共,把组织的利益看得高于个人的得失。这种忠诚,才是真忠诚。
太听话的下属,从来就不是最好的下属。真正好的下属,一定是从全局的高度去思考自己的任务,一切都是为了组织的利益,而不是出于个人的得失,不是仅仅局限于领导给自己的命令。在这样的背景下,服从也好、纪律也好、控制也好,就不可能是绝对的,而只能是相对的,是为更好地完成组织目标和任务服务的。片面地强调这些要素,以为这是军队管理的精髓甚至是全部,是军队之所以能打胜仗的原因,从而把这些要素绝对化,只会使企业的管理更快远离组织目标更远,同时也会与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背道而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