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走路也是老少皆宜,最健康,最简单的运动方式之一。每天抽出30分钟散散步,可以缓解工作一天的疲劳也会放松身心,有助于身体的健康。
为什么走路会“废膝盖”?
随着我们年龄的不断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也逐渐在走下坡路。脸上的胶原蛋白会流失,体内的钙元素也会流失,并且膝关节也会出现退行性的病变,软骨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磨损。
适当的走走路,可以活络我们的筋骨,能够促进全身血的循环,也有助于预防静脉曲张,缓解我们身体的压力。
但是如果是不正确的走路方式,也会使我们的腿部肌肉更加疲劳,增加对膝关节的磨损,特别是半月板和韧带。
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中老年人都有腿疼的问题,这或许就与平时走路姿势不正确以及膝关节磨损厉害有着一定的关系。
掌握正确的走路方式,也能为软骨提供足够的营养,得到锻炼也可以有效的防止膝关节的退行性病变。
平时注意这3点,有助于呵护健康
1、选择好的环境
俗话说“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很多人也都有吃完晚饭,散步的习惯,适当的散散步,确实可以提高我们人体的心肺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也可以促进体内垃圾和毒素的排出。
如果说,散步周围的环境比较恶劣,空气污染严重,那么也会增加我们肺功能的负担,因为空气中漂浮着很多的一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在走路的时候会通过呼吸作用使它吸进去,这样就加重了肺部的负担。
因此在散步的时候选择好的环境,可以去公园或者是操场上,这样我们的肺功能也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动脉血管也会逐渐软化,更有利于身体的健康。
除此之外,除了周围环境,我们走路的环境也应该适当好一点,可能不可避免会走一些坑坑洼洼的道路,尽量还是选择好走的一点。
2、走路前,做热身
在做任何活动之前,适当的热热身,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所造成的各种损伤,避免造成拉伤。
在运动之前,比如说在原地踏踏步或者是伸展一下四肢,提前使身体进入预热的状态。
这样有助于帮助打开身体各个关节,避免在运动的过程中,肌肉和韧带造成拉伤,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3、掌握正确走路姿势
如果说走路的时候弯腰驼背,这样不但起不到锻炼的效果,反而更损伤我们的软骨组织,静脉也得不到更好的舒张各个器官得不到更充足的氧气。
在走路的时候,挺头、抬胸、收腹,双手臂跟着身体自由摆动,也可以使全身的经络得到活动。
不正确的走路姿势,我们的脊柱也会弯曲,并且使人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大脑过度疲劳也会降低我们的睡眠质量。
虽然说走路非常的简单,但是其中也有很多的小细节,如果说没有掌握正确的走路方式,那么不但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反而会损伤我们的膝盖。
在出去散步的时候,一定要选择一双合适舒服的运动鞋,运动完之后要记得补水,选择通风空气好的环境进行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