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良好的睡眠习惯和正确的睡眠认知,对于健康睡眠十分必要。3月20日,记者采访了湖南省脑科医院睡眠障碍科主治医师陈金虹。他认为,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产生10种睡眠误区,应该正确认知。这些误区是: 一、失眠等于失眠症。 每一个人多多少少都会有失眠的现象,但并不是所有失眠都是失眠症。偶尔一两次的失眠并不是疾病。只有发生的频率和时间达到一定程度,并影响日常的生活和学习的时候,医生才会考虑它是一种疾病。 二、睡眠时间越长越好。 一些人认为,每晚一定要睡足8个小时。把评判睡眠的标准用睡眠的时间来衡量。事实上,衡量睡眠的好坏并不以睡眠的时间为标准,而应重视睡眠的质量。 三、打呼噜说明睡得香。 一些人觉得,打呼噜是睡得香的表现。事实上,打呼噜对身体有危险性。打呼噜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的表现,可能引起各个器官缺氧,长期打呼噜对身体危害很大。 四、午睡时间越久越好。 一些人觉得,午睡时间越长越好。但并非如此。午睡时间太长,会扰乱生物钟,影响到晚上的休息,打破正常生活规律。一般来说午睡时间不要超过半个小时。 五、黑眼圈是睡眠不足引起的。 睡眠不足确实会引起黑眼圈,但并不是所有的黑眼圈都是睡眠引起的。引起黑眼圈的原因还有很多,如遗传因素、生活习惯或长时间盯着屏幕,体内血液循环不好也会造成黑眼圈。 六、饮酒可以帮助睡眠。 许多睡眠不好的人,喜欢通过饮酒来改善睡眠。酒精对最初的睡眠也许会有帮助,但对于后半夜的睡眠有损坏,会造成早醒易醒现象。 七、即使睡不着,也要躺在床上休息。 很多失眠症患者都有睡不着也要躺在床上休息的想法。事实上,这样做反而会带来压力。实在无法入睡,不妨起床做一些事,比如读一本书、听一段轻松的音乐。 八、在床上看电视有助于入睡。 一些人认为,在起居室看电视容易入睡。其实,这样对睡眠不好,因为不久后可能会醒来。床是用来睡觉的地方,需要建立床和睡眠之间的联系。 九、做梦是睡眠不好的标志。 有些人认为,做梦是睡眠不好的标志。事实上,没有一个人从来不做梦。梦是大脑休息时的一种特殊活动形态。做梦和睡眠质量没有必然的关系。 十、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 一些人觉得,累了会睡得好一些,睡前运动有助于睡眠。适量的运动确实可以提升睡眠质量。但临睡前的大运动量会造成大脑的过度兴奋,造成难以入睡。理想的运动时间是在午后。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