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是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为了更好地在国际层面保护消费者权益,相信大家都很熟悉。我们为了更好地保护您的消费者权益,更好地让消费者们避开母婴市场的陷阱,今天我们盘点了一些有“不良记录”的母婴品牌。
315打假:上了“黑名单”的母婴品牌,奶粉、饮料、用品,都包含。
1、宝宝霜
我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大头娃娃”事件,曾经在大街上做了结束的讨论,我相信我们现在想起它还是会记得,尤其是那些令人震惊的照片,让人心疼。归根结底还是这些不法的婴儿乳霜中含有不符合激素水平的成分,超过标准会刺激孩子的皮肤,长期使用更会影响孩子的正常生长发育。
2、奶粉
三鹿奶粉丑闻已经成为无数父母心中的刺,该品牌在2008年使用三聚氰胺奶粉丑闻后被勒令关闭。在此期间,对三鹿奶粉产生不良反应的儿童数量众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哪怕到了现在,十几年过去了,国内的人们对国产奶粉还是有一种严重的信任危机,也是因为三鹿的事情,很多父母都选择了价格更高的外国进口奶粉。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因为被国产奶粉留下阴影的家长们开始把目光投向国外市场,在国内掀起了一股外国产品购买奶粉等产品的浪潮。众所周知的是,在央视曝光的奶粉中,有一批外国“毒奶粉”被卖给了中国父母,这些毒奶粉威胁着我国53万婴儿的健康!
3、固蛋白饮料
在此之前,报道出有一家母婴商店推荐“倍氨敏”给消费者让消费者作为奶粉使用。但是,相关人士表明倍氨敏这种成分根本不应该作为奶粉使用。就是因为有些不良商家为了降低成本,赚取更多的钱,其实是用倍氨敏来混淆奶粉,结果就是后来不合理的使用倍氨敏导致了很多婴儿湿疹和颅骨畸形。
为什么消费者们这么容易踏进这些坑?
1、受盲目跟风心态的影响
网络发达了,媒体信息在网络上很流通,每种类型的博主的名字都是“测评”。但是真的可信吗?部分原因是产品的普及。申请费用的目的是因为产品本身还没有试用过,所以可能正在积极推广。这是一个没有人尝试过的产品、
2、陷入“越贵越好”的消费误区
现在不同于过去,现在的家庭都很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无论是有钱的父母,还是穷的父母都在潜意识里觉得给孩子买东西就贵了就买,有一种“便宜不好货”的心态去选择。
很多不好的商家抓住了家长的消费心理,生产出了“低成本高价格”的母婴产品,要是家长买了这种产品给孩子喝,最终的后果的仍然是用家长的钱包和孩子的身体去支付。
消费避坑要点
1、不要听信母婴店的说辞
大部分的母婴商店都有一定的销售目标。母婴商店的员工可能会夸大产品的好处来实现kpi。因此,家长们在给孩子购买物品的时候,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实际需求,了解孩子的具体身体状况。对孩子的需求和身体素质需要有最基础的判断。
2、详细阅读产品成分表
许多人倾向于忽略产品的成分列表。在最基本的生产日期和截止日期结束时,请对产品标准有一个良好的了解。另外,产品中是否有其他可能引起儿童过敏的成分。
3、选择适合儿童的产品
父母有必要学习很多育儿知识。每个孩子的体质都有所不同,每个孩子因此能接受的东西也因人而异。只看网上出售的数据是很好的,但我们不能只疯狂地在意数据,拿婴儿的身体开玩笑。
总结:
俗话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国家对儿童的重视程度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食品安全始终是国家民生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婴儿。
这个群体中就属他们的抵抗力差,每天喝的奶粉、吃的辅助食品等的安全尤为重要,孩子是上天给每个家庭的礼物,对于初为父母可能需要多学习一些东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查阅百科全书,请教相关的专业医生,在购物上不能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