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发布关于7批次食品抽检不合格情况的通告。其中包括拼多多玄武味业在拼多多APP销售的、标称河南省鹿邑县天和生物酿造厂制造的金标生抽,氨基酸态氮(以氮计)含量既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也不符合产品标签标示要求。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酱油》(GB 2717—2018)中规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不得低于0.4g/100mL。氨基酸态氮是酱油的特征性品质指标之一,氨基酸态氮含量越高,酱油鲜味越浓,反映酱油的质量越好。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以氮计)含量不达标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所用的大豆原料质量较差,蛋白质含量低,也可能是因为发酵的时间短,蛋白质分解不彻底使得氨基酸含量低,又或者是工艺不符合要求,生产的酱油与既定的等级不匹配,甚至也可能为降低成本,增加产量而兑盐水稀释。
不过大家也不用太担心,“氨基酸态氮”不合格的酱油并不会对健康有影响,这个指标低一点意味着酱油氨基酸少一点,鲜味差一点。但商家出售不合格酱油就是欺骗消费者。那么,如何才能买到一瓶好酱油呢?
选购酱油的四大绝招
01认准酿造酱油
按照国家标准规定,所有酱油产品都会在包装上注明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这两种酱油可是天差地别: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富含蛋白质的大豆、豆粕等植物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是传统的生产方法,有国家标准(GB18186-2000)的严格规定。
配制酱油:
有一种:是用“水解蛋白液”(即一种叫“氨基酸液”的)调制成。如果加工技术不好,水解蛋白过程中还会产生对身体有害的物质。还有一种,是在混入一些酿造酱油原汁的基础上调制而来。
所以,从健康角度出发,应当选择质量和安全性更好的酿造酱油。
02根据需要选择“佐餐”或“烹调”
按照酱油的国家标准——GB/TI8I86-2000《酿造酱油》中规定:成品酱油的标签上,必须标注“佐餐酱油”或“烹饪酱油”。
烹调酱油:
适合烹调菜肴(如做红烧肉),加热后再食用(等于消毒),故其卫生指标要求可能会低一些。
佐餐酱油:
可以直接生吃,比如蘸食、凉拌等。所以,它的卫生质量要求很高。即使生吃也不会危害健康。
当然,用“佐餐”酱油烹调菜肴是可以的,而用“烹调”酱油直接凉拌或蘸食则不可取。
03看发酵工艺
酿造酱油有两种生产工艺:高盐稀态发酵法和低盐固态发酵法。高盐稀态发酵法用料更精良,而且发酵时间更长,因此,在酱油品质上会更好。
04看氨基酸态氮指标
“氨基酸态氮”指标是衡量酱油鲜味和品质的特征性指标;它能反映出酱油的鲜味程度;同时也是确定一瓶酱油好坏(营养和质量)非常重要的指标。
根据GB 18186-2000《酿造酱油》标准,酿造酱油可分为四个等级,即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对应的氨基酸态氮分别为 0.8、 0.7、 0.55、 0.4g/100mL。
因此,在挑选酱油的时候,一定要看看酱油的“氨基酸态氮”含量,尽量选择“氨基酸态氮”含量高的。
鉴别酱油的小技巧
01观察是否挂壁
摇晃酱油瓶或者将酱油倒入透明的玻璃容器里,配制酱油的挂壁性差,着色力也较差;酿造酱油挂壁明显,停留在酱油瓶内壁的时间较长,且质量越好的酱油挂壁越持久。
02观察泡沫情况
将酱油瓶使劲晃一晃, 观察其产生的泡沫, 只要是天然酿造的,就会有很多泡沫,而且泡沫的质地比较细腻和均匀;配制酱油泡沫少且不均匀。
03借助酒精
将酒精与酱油以3:1的比例进行混合,待酱油和酒精融合几分钟之后,勾兑酱油只是由于稀释而颜色变浅,变得浑浊;而酿造酱油却分层明显,有沉淀物和絮状物。
强调一点:酱油的主要功能是调味,增进食欲,想依靠食用酱油来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是不可能的;另外,患有高血压、肾病、妊娠水肿、肝硬化腹水、心功能衰竭的病人平时应小量食用,以免对病情不利。
声明:1、文中数据仅供参考;
2、本文由食得安心编辑整理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3、来源:素材来源于市场监管总局网站、健康时报、CCTV生活圈、百度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