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免疫周
每年四月份最后一周为“世界免疫周”。
免疫接种每年挽救无数生命,接种疫苗意义重大。
今年“世界免疫周”的主题是“疫苗使我们更紧密”。你知道吗?
当一个人诞生到这个世界时,就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时刻都有感染疾病的危险。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面对各种病毒和细菌,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战士,奔跑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不知何时就会中弹倒下。
到了成年,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变快,上有老下有小,感染疾病后代价可能会很大,有些“伤不起”。
而到了老年时期,身体功能逐渐减弱,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纷纷找上门来,老年人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后果往往也更严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这为免疫规划工作指引了方向。
是不是只有孩子才需要接种疫苗啊?成年人很少听说有接种疫苗。
这是典型的认知误区。接种疫苗后,孩子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会有针对性起到预防某种疾病的作用,但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就必须定期、适时地预防接种进行强化免疫。
举个例子
成人型的白喉、破伤风二联类疫苗在10岁时第一次接种后,应每隔10年加强一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专家曾光表示,老年人群在疾病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患流感的病死率远高于年轻人,特别是患有流感同时合并慢性病和心脏病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增高20倍。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患病率、住院率、死亡率,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关于疫苗的误区,你踩中了几个?
��误区1
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好
真相
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
相反,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可能会付出高昂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认知障碍,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更可能因并发症死亡。
��误区2
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很大
真相
永远要记住:接种疫苗远比患上疾病更安全。要知道:
01
因接种疫苗而出现严重副作用是非常罕见的。
02
最常见的副作用不外乎是手脚注射部位疼痛,并会出现持续数天的低烧。对于部分接种疫苗的儿童中,约有一半会出现这些副作用。发烧的儿童可能会出现痉挛,但这属于罕见情况而且这种痉挛绝大部分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伤害。
03
接受疫苗注射后出现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是十分罕见的,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一。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也有处理此类反应的准备。
��误区3
第二类疫苗是自费自愿,没必要去打!
真相
目前中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提供,疫苗以及接种费用是由政府承担。第二类疫苗,是指自费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作为对免疫规划疫苗的有效补充,所预防的都是一些常见疾病,如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对第一类疫苗是重要补充,并不是第二类疫苗就不需要接种,实际上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倘若患病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反而增加了经济负担。
��误区4
免疫力低或者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真相
接种疫苗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推荐,在知情、自愿、自费、按需、科学的原则下选择。如果孩子抵抗力较低,平时易患病,孩子也没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有计划地安排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也都是抵抗幼儿相关疾病的有效预防手段。
��误区5
成人不需要接种,疫苗是孩子的专利!
真相
对于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成年人也应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得到适当的保护。成人疫苗接种主要取决于年龄、生活习惯、免疫历史、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那么成人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成人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的手段;
许多成人在儿童时期疫苗接种并不全面,很多疫苗没有接种,也需要及时补种,即使接种过疫苗,很多疫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效,需要及时补种;
成人接种疫苗也可以保护孩子,例如孕妇在怀孕前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
成人常见疫苗注射有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疫苗、乙脑、风疹等,可以根据从事的工作和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接种。
��误区6
接种一次疫苗就不会再犯病
真相
看完上述五个误区解答,相信你知道接种疫苗预防针对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是100%的,个别接种者由于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要轻很多。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原标题:《世界免疫周 | 你为什么需要接种疫苗?关于疫苗的误区,你踩中了几个?》
阅读原文
每年四月份最后一周为“世界免疫周”。
免疫接种每年挽救无数生命,接种疫苗意义重大。
今年“世界免疫周”的主题是“疫苗使我们更紧密”。你知道吗?
当一个人诞生到这个世界时,就开始面对各种各样的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时刻都有感染疾病的危险。
当一个小生命来到这个世界时,自身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完善,面对各种病毒和细菌,就像一个手无寸铁的战士,奔跑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不知何时就会中弹倒下。
到了成年,工作压力较大、生活节奏变快,上有老下有小,感染疾病后代价可能会很大,有些“伤不起”。
而到了老年时期,身体功能逐渐减弱,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也纷纷找上门来,老年人更容易被病原体感染,后果往往也更严重。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提供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这为免疫规划工作指引了方向。
是不是只有孩子才需要接种疫苗啊?成年人很少听说有接种疫苗。
这是典型的认知误区。接种疫苗后,孩子体内产生的相应抗体会有针对性起到预防某种疾病的作用,但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就必须定期、适时地预防接种进行强化免疫。
举个例子
成人型的白喉、破伤风二联类疫苗在10岁时第一次接种后,应每隔10年加强一次。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专家曾光表示,老年人群在疾病面前是最脆弱的群体,患流感的病死率远高于年轻人,特别是患有流感同时合并慢性病和心脏病的老年人,死亡风险增高20倍。老年人群接种流感疫苗及肺炎疫苗,可以显著降低患病率、住院率、死亡率,是既经济又有效的疾病预防措施。关于疫苗的误区,你踩中了几个?
��误区1
自然免疫比疫苗免疫好
真相
疫苗与免疫系统相互作用产生的免疫反应与通过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类似,但疫苗不会导致疾病,也不会使接种者受到潜在并发症的威胁。
相反,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的免疫力可能会付出高昂代价,例如,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感染会导致认知障碍,乙肝病毒会导致肝癌,麻疹更可能因并发症死亡。
��误区2
接种疫苗出现不良反应的机率很大
真相
永远要记住:接种疫苗远比患上疾病更安全。要知道:
01
因接种疫苗而出现严重副作用是非常罕见的。
02
最常见的副作用不外乎是手脚注射部位疼痛,并会出现持续数天的低烧。对于部分接种疫苗的儿童中,约有一半会出现这些副作用。发烧的儿童可能会出现痉挛,但这属于罕见情况而且这种痉挛绝大部分不会给身体带来任何伤害。
03
接受疫苗注射后出现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是十分罕见的,概率不到百万分之一。即使出现这种情况,医护人员也有处理此类反应的准备。
��误区3
第二类疫苗是自费自愿,没必要去打!
真相
目前中国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提供,疫苗以及接种费用是由政府承担。第二类疫苗,是指自费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由受种者或者其监护人承担费用。作为对免疫规划疫苗的有效补充,所预防的都是一些常见疾病,如水痘疫苗、肺炎球菌疫苗、轮状病毒疫苗等。
第二类疫苗对第一类疫苗是重要补充,并不是第二类疫苗就不需要接种,实际上有些第二类疫苗针对的传染病对人们威胁很大,如流感、水痘、肺炎等,倘若患病不仅对个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反而增加了经济负担。
��误区4
免疫力低或者有先天性疾病的孩子不能接种疫苗?
真相
接种疫苗时,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推荐,在知情、自愿、自费、按需、科学的原则下选择。如果孩子抵抗力较低,平时易患病,孩子也没有接种疫苗的禁忌症,在流感流行季节前应选择接种流感疫苗。有计划地安排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也都是抵抗幼儿相关疾病的有效预防手段。
��误区5
成人不需要接种,疫苗是孩子的专利!
真相
对于疫苗可以预防的疾病,成年人也应接种相应的疫苗,以得到适当的保护。成人疫苗接种主要取决于年龄、生活习惯、免疫历史、身体健康状况等因素。
那么成人为什么要接种疫苗?
成人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最经济的手段;
许多成人在儿童时期疫苗接种并不全面,很多疫苗没有接种,也需要及时补种,即使接种过疫苗,很多疫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失效,需要及时补种;
成人接种疫苗也可以保护孩子,例如孕妇在怀孕前接种麻腮风疫苗,可以有效预防麻疹、风疹和腮腺炎。
成人常见疫苗注射有流感疫苗、乙肝疫苗、肺炎疫苗、乙脑、风疹等,可以根据从事的工作和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接种。
��误区6
接种一次疫苗就不会再犯病
真相
看完上述五个误区解答,相信你知道接种疫苗预防针对疾病的效果已得到充分肯定,但任何疫苗的保护效果都不是100%的,个别接种者由于个体的特殊原因,如免疫应答能力低下等因素,可能会导致接种后免疫失败。但大量的研究证明,即使接种疫苗后发病,相对于不接种疫苗者,其患病后的临床症状要轻很多。
来源:全民健康生活方式
原标题:《世界免疫周 | 你为什么需要接种疫苗?关于疫苗的误区,你踩中了几个?》
阅读原文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