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发布:我国城市健康

摘 要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杨祎) 26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健康发

央广网北京4月27日消息(记者杨祎) 26日,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研究院联合举办“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促进城市健康发展”论坛,并发布《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研究成果。

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

由清华大学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联合研究编写的《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是全国首份基于城市维度的居民健康行为大数据综合评价报告。通过跨学科交叉创新研究,全场景、多角度地实现了我国不同地域、不同城市间居民整体健康行为的客观评估。

聚焦“健康行为” 科研创新赋能健康城市建设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创始院长陈冯富珍指出,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组成的“清华城市健康指数”联合科研团队,已经创新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城市健康指数”交叉学科科研合作。此次《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是团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的一次创新探索。

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常务副院长梁万年认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必须着力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因此,对“健康行为”展开全面、系统的研究,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我国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总体水平较好 但距国家要求仍有距离

《清华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是基于2019年数据,完成的对全国80个主要城市的健康行为评估。范围覆盖27个省、5.5亿人。

报告成果显示:第一,我国城市健康行为指数总体水平较好,良好及以上的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长江经济带,呈现出“弓箭型”的格局,表明地区间依然存在一定的差异。第二,目前各项指标中,城市居民健康素养、经常参与体育锻炼人数、居民吸烟率等指标水平,距《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的要求仍有一定距离,值得社会各界重点关注。第三,由于饮食结构和自然环境影响,北方城市需要特别注意调整饮食习惯,关注成人体重肥胖问题;南方城市需要特别关注不良睡眠问题;西南地区则需要加强控烟。第四,应进一步引导居民加大商业健康保险投入,形成基本医疗保险的有益补充。

对此,中国新型城镇化研究院高级研究专员李栋表示,健康行为构建于经验、知识结构和社会规范的基础之上,其形成机制也受特定的地理环境、空间资源、社会情景影响,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需要持续性、体系性的措施进行优化。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