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部署小麦赤霉病防控#
北方地区小麦多数正处于抽穗时期,比较早的河南地区甚至已经抽穗完毕,那么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是决定小麦产量的关键时期,因此必须要做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而在小麦病虫害中,对小麦危害最大的就是赤霉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严重的甚至绝产。那么小麦赤霉病该如何防控才高效呢?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误区一:小麦没有赤霉病就不用打药,见病再说!
有一些农民朋友认为,现在我的小麦没有发生赤霉病,那就不用打药了,等以后看见病害再说,这个说法是完全错误的。为何呢?
赤霉病的危害是毁灭性的,只要得了赤霉病的小麦,几乎无法治愈,就是治好了,小麦的产量品质也会明显下降。所以我们要防范于未然,提前喷药预防,降低后期出现赤霉病的几率,要坚持预防为主的综合植保方针!那么小麦赤霉病最佳的防治时期是什么时候呢?一般我们建议在小麦扬花前一周或者扬花初期喷施。
误区二:防治小麦赤霉病,随便打点杀菌剂就行
有些农民朋友认为,防治小麦赤霉病,随便打一些杀菌剂就行,于是就用戊唑醇、多菌灵、吡唑醚菌酯等常规药剂简单一喷就结束了,对于这样的用药方式,我觉得不科学。为何呢?
其实,种植户的这个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我们要考虑杀菌剂的防治谱、病原菌的抗药性等多种问题,比如多菌灵、戊唑醇等都是很老很常规的药剂,也许在十年前效果不错,但是放到现在效果就明显下降。
正确的选择药剂方法,我建议选择有登记小麦赤霉病的农药配方,这些配方是经过相关部门验证的、非常科学的组合,防治效率至少在90%以上。
另外,建议选择不同种类的药剂复配,比如吡唑醚菌酯.氟环唑、肟菌酯.戊唑醇等。如果你不会选择,就直接看药品的背面是否登记有小麦赤霉病,然后根据相关的指导用量使用。
误区三:只要我提前喷过一遍防小麦赤霉病的药剂,后面就不用管了
有些朋友因为工作忙,在小麦扬花前后喷施一遍防赤霉病药剂就不再管了,这个行为是不正确的。
我们在前面说了,建议种植户在抽穗到扬花期这段时间进行防治赤霉病,但是赤霉病的发生,又受环境影响,提前预防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后期的发生几率,但是如果发生极端天气,后期赤霉病的发生几率依然很高。
我在这里建议种植户要根据天气情况进行科学防治,正常情况下,扬花前期提前预防是必须进行的。不过我们还需要根据天气再做分类,如果在小麦扬花期,可能会出现连续3天的阴雨天,那么此时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几率会大大提高,这时候就建议种植户推迟到雨后喷药,或者雨后晴天及时补喷!
误区四:一桶水(30斤)就能打一亩地
小麦需要防赤霉病的时候,往往田间小麦长得非常旺盛,植株很高,进去打药走的也慢。在小苗时期,可能一桶水就能把这一亩地喷完,但是这个时期很明显是不可以的。
不过有些农户在这个时期依然可以做到一桶水打一亩地,讲真的,这样的防治效果真的很差,药剂根本就喷不匀,这时候更建议种植户一亩地打上两桶水,针对这个问题,越是种植大户越要注意。
误区五:别人打药我就打
现在很多小麦种植户有从众心理,也不知道具体该什么时候打药,反正只要看到别人打药了,我立马也去买药打,这个做法是不科学的。为何呢?
小麦种植的时间不同、品种不同,导致生育期也不同,所以达到最佳的防控时间点也可能存在差异,也许别人的小麦已经进入扬花期,但是你的就没有。这里我要告诉大家,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下田查看后打药,这样才能保证防治效果。
小麦得了赤霉病,铁定要减产。所以在这里建议大家,宁可提前打上一两遍,也不能见病再去用药,这才是最科学的防赤霉病方法!
#不负好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