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小时候白天睡眠次数比较多,但是随着月龄年龄的增长,小睡次数会逐渐减少。小睡减少的这个过程就叫并觉。
一般说来,宝宝长大过程中会有如下几次的并觉:
1、4个月左右的4觉并3觉
2、7~9个月左右的3觉并2觉
3、1岁~1岁半左右的2觉并1觉
4、4岁左右午睡消失
并觉其实是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是成长带来的结果。但是如果并觉时家长引导不当的话,很容易造成一些睡眠问题,比如入睡困难,频繁夜醒,白天小睡短。
今天就来聊聊这些误区。
误区一
并觉后宝宝睡眠量减少
并觉的根本原因是清醒时间变长,所以带来的结果应该是宝宝的睡眠减少。这是不少家长心里潜藏的一个误区。
之所以说潜藏,是因为很多家长安排并觉和作息时无意中减少了宝宝的睡眠量,继而带来了很多睡眠问题。
并觉通常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单次睡眠时长变长,其实短期内宝宝的睡眠并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这种单次睡眠时长变长可能是夜间变长,也可能是白天变长。
比如3觉并2觉之前,有的宝宝午睡只睡1.5小时,但是并觉后则能睡2小时了。2觉并1觉之前,很多宝宝早晨只能睡到6点,甚至早晨5点多就醒了。但是并觉后反而能睡到7点了。
如果我们发现刚刚并觉后宝宝的睡眠量反而减少了,同时伴随着入睡哭闹,夜醒变多的情况,其实我们就要看一下是不是宝宝还没有到并觉的时候。
误区二
并觉后宝宝夜间入睡时间不变
上面谈到其实刚刚并觉时宝宝总体的睡眠量不会减少而且反而会增加。
我发现一个常见的错误做法就是:并觉时候还让宝宝按照原来的夜间入睡时间来入睡。
这样子如果宝宝白天小睡时长没有随着并觉增加的话,那睡眠量会瞬间减少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宝宝一下子不适应,如果夜间还按照原来的时间来安排小睡的话,就会造成宝宝夜间入睡时过度疲劳而入睡困难,频繁夜醒。
正确的做法是在刚刚并觉时,夜间入睡时间要提前半个小时甚至1个小时。等到宝宝适应了并觉后的作息再逐步调整回来,比如每次调整10分钟。
举个栗子:
宝宝3觉并2觉前白天的作息是午睡2小时从12点半睡到2点半,黄昏觉从5点睡到5点半,夜间是7点半入睡。而并2觉后白天午睡2小时从1点睡到3点,黄昏觉取消。
并觉后如果我们晚上还是安排7点半入睡的话,宝宝从3点清醒到7点半时间过长就会不适应。这时候我们可以暂时把宝宝的夜间入睡时间调整到6点半到7点之间。等适应了,再逐步调整回来,比如先调整到7点,然后7:15,然后7:30这样子。
这里我要强调一下,就是所有的并觉都是这个操作套路。
特别说明的是4岁的午睡取消,其实4岁如果午睡不睡了,晚上要至少提前1~2小时入睡。但是夜间入睡时间我则不建议那么早调整回原来的时间。
因为很多宝宝4岁还有午睡时可能会9点半甚至10点才睡,而取消午睡则可以8点就睡。这个节奏其实可以一直保持下去,最多推迟到9点。因为小学后,最晚9点也要睡觉。
误区三
把假并觉当成真并觉
在3并2和2并1时,都存在“假并觉”。
假并觉就是突然要消失的那一觉特别难哄,给家长的假象是要并觉了。但是这个情况持续了几天甚至不到一个星期就消失了。宝宝又睡回了原来的3觉或者2觉。
但是3并2这个情况真假难辨,有可能是真的并觉。这个需要我们悉心观察。其中一个重要判断标准就是前面提到的是否存在睡眠量减少的情况。如果减少了,可能就是“假并觉”。
3觉并2觉时,有可能7个月左右会存在几天的“假并觉”,即使宝宝午睡才睡到2点多,黄昏觉也会变得特别难哄。
这时候先不要轻易下结论说宝宝是并觉了。说不清过了几天又睡回了黄昏觉。当然也有宝宝的确在这个阶段就直接并觉了。
2并1时,假并觉会在10个月左右出现。而2并1的假并觉就是假的,一般不超过一个星期。宝宝就会睡回两觉。
因为几乎所有的宝宝的并觉都在1岁以后。10个月对大部分宝宝来说还太早。
如果我们在这时候给就以为宝宝并觉了,不再安排2次小睡,其实容易造成宝宝过度疲劳而容易频繁夜醒,入睡哭闹。
误区四
并觉焦虑
大部分的妈妈其实都是希望宝宝早点并觉的。因为并觉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可以减少哄睡次数,尤其是难哄的黄昏觉
宝宝清醒时间长了,可以长时间外出了,尤其是2并1后
不用再猜测今天到底睡3觉还是2觉,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因为并觉的过程是一个变化而且不定的过程,两种睡法并存。
因为有了这些好处,我们格外希望早点得到这个好处。当孩子没那么快并觉时,我们就格外焦虑。
这种焦虑往往会驱使我们放弃观察,而在宝宝没有达到条件时人为给孩子并觉,反而会造成我们前面提到的诸多睡眠问题。
其实我们只要明白,孩子终归是要并觉的,只是暂时的时间长短而已,可能也就是差一两个月的事。为什么我们要在这件事情上只争朝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