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此“毒物”作案手段隐蔽,多地“通缉”

摘 要

  发现这些蘑菇是能致命的剧毒“鹅膏”。 当地食安办获悉后, 立即向全市发出“通缉令”, 紧急搜山排查—— ▽ 促请全市各区和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排查,尽快到各自然公园,比如梧

发现这些蘑菇是能致命的剧毒“鹅膏”。

当地食安办获悉后,

立即向全市发出“通缉令”,

紧急搜山排查——

促请全市各区和有关部门立即开展排查,尽快到各自然公园,比如梧桐山、大南山、塘朗山、凤凰山、七娘山、笔架山、阳台山、莲花山公园等摸底,寻找野生毒蘑菇的踪迹,并在公园出入口等显眼位置向游客设置风险提示。(深圳晚报)

原因是,仅在2020年,

深圳就至少报告3起“白毒伞”中毒事件。

2020年3月的一天,深圳盐田区的一家5口看着春暖花开,爬了趟梧桐山。其中,两位老人家在路边休息时,发现了一片白色的蘑菇,当即高兴地摘了一堆回家煮汤。

过了10个小时,两位老人和女儿都开始恶心、上吐下泻,紧急送到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已经造成严重的肝肾损害,全部进了ICU。

原来,他们吃的正是致命鹅膏“白毒伞”。赶来照顾的女婿一脸无奈地说:医生说了,三个人的治疗,可能要准备百把万。实在不行就卖房吧。(深圳晚报)

犹记得去年8月份,

“云南吃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数超过新冠”

的新闻还上了热搜,

但许多人对野生蘑菇还是趋之若鹜。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中可能含有众多类型的毒素。其中鹅膏环肽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大概6-12个小时,这段时间内人体不会产生中毒症状。潜伏期过后就会出现恶心、呕吐、剧烈腹痛等肠胃症状,接着就到了最要命的“假愈期”,这个阶段症状消失,给人以康复的错觉。“假愈期”是最为凶险的,中毒者可能会觉得自己好了,就没有继续治疗,往往错过了最后的抢救机会。假愈期过后,进入“内脏损害期”,患者病情迅速恶化,肝、肾、心脏、脑、肺等器官功能衰竭而亡。(物种日历)

别以为自己不会认,

就盲目信任别人所谓的“经验”。

买来的野生蘑菇同样“凶险”!

2020年11月8日,长沙的陆女士突然出现头晕、呕吐、腹泻、行走不稳等症状,由丈夫及儿子送医急诊。就在陪检过程中,陆女士的丈夫及儿子竟也相继出现了呕吐腹泻的症状,随后他们邀约聚餐的朋友也出现了相同症状。医生仔细询问下得知,陆女士家人及朋友当日中午均食用了从云南旅游买回来的土特产——牛肝菌。

医生考虑陆女士家人及朋友为牛肝菌中毒,现经过补液、护胃、护肝等对症治疗后,四人病情趋于稳定。(芒果都市)

要知道,世间事绝大部分可控,

干嘛把中不中毒交给所谓的“运气”呢?

拒绝采食野生蘑菇,

享受健康美好生活,

才是真“香”!

抛开运气,

民间流传着许多识别毒蘑菇的方法,

而这些方法其实存在大量误区。

误区一:颜色鲜艳的蘑菇才有毒?

可食用蘑菇也有颜色鲜艳的,而毒蘑菇也有颜色朴素的。最"臭名昭著"的毒蘑菇"致命白毒伞"就有光滑挺拔的外形和纯洁朴素的白色,符合传说中无毒蘑菇的形象。但它以极高的致死率成为毒性最强的大型真菌之一。而颜色漂亮的红黄鹅膏,却是美味的食用菌。

误区二:生长在阴暗潮湿或粪便上的蘑菇才有毒?

蘑菇有粪生或腐生。如味道异常鲜美的可食用口蘑就生长在草原的羊粪上。而剧毒的鹅膏菌则多生长在相对清洁的林地上。

误区三:有辛辣、酸涩、恶腥或其他恶味的蘑菇才有毒?

许多毒蘑菇都没有明显的特殊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无毒蘑菇为杏仁或水果味”的说法也毫无依据。当然,气味不好的蘑菇人们一般是不愿采食的。

误区四:虫食或生蛆的蘑菇肯定无毒?

很多剧毒蘑菇成熟后常会生蛆或被虫食。如成熟的致命鹅膏常常被虫啃食,但即便用致命鹅膏给大小鼠灌胃,大小鼠也不会中毒,因为大小鼠的消化道根本就不吸收鹅膏毒素,人类食用则会导致严重后果。

误区五:受伤变色、流汁液的蘑菇才有毒?

松乳菇、多汁乳菇掰开或划伤后会流出乳汁,美丽牛肝菌受伤断面会变蓝色,却都是美味的食用菌。而许多毒蘑菇受伤断面不会变色或分泌汁液,却是有毒的。如剧毒肉褐鳞环柄菇、有毒蝇鹅膏的断面都不会变色,也不会流汁液。

误区六:与银器、大葱、大蒜、大米同煮可使其变色的蘑菇有毒?

“银针验毒”实际是银与硫或硫化物发生反应生成黑色的硫化银,而蘑菇毒素不含硫或硫化物,不能产生颜色变化。大蒜或葱或大米与毒蘑菇同煮也不会变色。目前尚未发现任何与毒蘑菇同煮变色的物质!

误区七:白醋能使蘑菇汁变色或牛奶能在蘑菇上结块就是毒蘑菇?

真相是白醋遇到碱性物质都可变色;牛奶遇到酸性或碱性物质都会变性而结块,这与蘑菇是否有毒无关。

误区八:有鳞片、粘液的蘑菇才有毒?

条盖盔孢伞和亚稀褶红菇都没鳞片、粘液,却有剧毒。而有毛和鳞片的香菇却可以食用。

误区九:高温或油炸可去毒?

这种说法也是不靠谱的。许多毒素的化学结构相当稳定,高温或油炸都不易将其破坏。水焯能去掉部分毒素,但不能去除干净,仍然存在中毒的风险。

如何正确辨别有毒蘑菇?

“穿鞋、戴帽、穿裙”的蘑菇一定不要采!因为有“菌盖、菌环、菌托”的蘑菇多为鹅膏属,而鹅膏属的蘑菇大多都含毒或剧毒。但没菌托和菌环的蘑菇仍可有毒。如剧毒的肉褶鳞环柄菇和毒粉褶蕈都没菌环和菌托。

目前没有简单易行、快速有效的

识别蘑菇是否有毒的方法。

不采、不食、不买、不卖野生蘑菇,

才是预防和控制毒蘑菇中毒的关键!

出现中毒情况要立即到医院救治,

以免延误治疗。

来源:宁乡市司法局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