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老年人的胃口也慢慢恢复了,食量大了,在饮食上需要注意的细节就更多了。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的食材种类繁多,在选择和搭配方面,也有不少讲究。大部分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挑选食材的,但重视饮食质量的人,已经开始从营养均衡的角度出发来搭配食物了。
我国中老年人普遍存在营养失衡的问题,有的人营养不良,有的人营养过剩,而造成这一结果的,正是毫无章法可言的饮食习惯。在我国,存在血压偏高、血脂超标、血糖异常问题的老年人不计其数,很多人每天都需要通过服用药物来控制病情,生活品质大大下降,心情也会受到疾病的影响。
其实,很多慢性疾病的诱发因素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若能做到合理饮食,或许能大大减轻身体的负担。
春天,老年人可以这样吃
控制热量的总摄入
很多朋友都会忽略热量的总摄入,现在肥胖人群越来越多,超重、血脂偏高的人日益增多,跟热量摄入超标关系密切。人只要活着,每时每刻都在消耗热量,消耗热量的多少,跟人体新陈代谢速率和活动量有关。
当每天摄入的热量超出了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囤积在我们身上,变成赘肉,也会沉积在内脏上,增加患脂肪肝的风险。为了稳定身体的各个指标,希望大家可以稍微控制下热量的总摄入,尽量少吃高热量的食物,同时要加强锻炼,增加消耗。
每天吃够新鲜蔬菜和水果
虽然大家都知道蔬菜和水果的营养价值也很高,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是会选择更加美味的肉类食物。要知道,肉类食物再好吃,也无法提供人体所需的膳食纤维和多种维生素,而老年人肠道功能紊乱,需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尤其是的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每天吃够一斤左右的新鲜蔬菜和半斤左右的新鲜水果,能促进肠道的蠕动,改善肠道环境,补充水分,提高细胞的活性。肉类食物虽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也不能过量食用,否则会给肠胃、身体带来很大的负担,营养过剩也会引发肥胖问题。
晚餐吃得少,身体会更好
虽然中国人最重视晚餐,但这并不意味着晚餐必须足够丰盛。晚餐的确重要,但并不是因为晚餐所负责的营养摄入的占比大,而是因为晚餐怎么吃,影响着身体的健康状况。晚餐吃得“精”而“少”,反而更有利于营养的吸收和肠胃的消化。
但在日常生活中,能做到面对美食却不为所动的人并不多,所以大家尽量在准备晚餐的时候,就直接控制好食材的分量,在吃饭的时候,可以把大碗换成小碗,少吃不易消化的肉类,多吃营养全面的蔬菜和粗粮。
多吃植物油,少吃动物脂肪
在农村,很多人都会把猪油当作首选的烹饪食用油,但实际上,动物脂肪中含有大量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热量更高,在食用以后对体脂的影响更大。而植物油中则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老年人血管比较脆弱,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等问题的风险更大,平时多用玉米油、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代替动物油脂,更有利于健康。
总结:老年人体质差,在饮食方面更应该遵循健康饮食的原则,尽量做到饮食均衡,控制热量,保证营养充足,这对维持健康更有帮助,希望大家都能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