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票据网曹石金:央行发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

摘 要

  作者:同城票据网CEO曹石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观察到,该

作者:同城票据网CEO曹石金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我观察到,该办法规定标准化票据属于货币市场工具,明确人民银行对标准化商业票据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我认为,人民银行拟通过商业票据标准化即票据资产证券化,将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通过同类承销机构、同类投资机构及相同交易管理办法进行联通,意在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显著提升其融资可得性及便利性。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央行发布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对市场的影响。

一、直击票据市场乱象,央行发布的《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票据市场健康发展有积极意义

行业痛点问题比较复杂,我从两个方面来简单说一下。一个是市场,一个监管。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这两点直接关系到了票据在服务实体经济中的作用,只有理清楚了这其中的关系,才能知道痛点是如何产生的。

首先是市场。这个是市场指的是票据市场,目前主要存在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在之前纸质票据时代,由于中小微企业的票据承兑金额小,多而杂,且三小一短(即小企业持有、小行承兑、小金额、短剩余期限)的票银行因人力成本不能覆盖,大多银行不愿意服务而放弃这类中小微企业。持票企业想要变现需要去银行挨家去询价,间接造成了广大中小微企业周转资金缺乏、应收账款回收慢、银行贴现手续繁琐等融资难、融资慢的痛点。

再说这个融资贵。随着电子票据的快速发展,企业拿到票据比以前的挂账信任要好很多。但票据的贴现是要在银行的授信下进行,很多企业并不清楚电子商票保贴授信的银行在哪里,分散分割、信息的不对称,有可能造成这张票据去民间市场贴现,融资的成本肯定是增加了。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慢和难的问题,但没解决融资贵的问题。

最后说一些监管上的问题,主要涉及到制度法律不健全,措施不落地的痛点。随着国家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的力度越来越大,票据资产融资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解决途径,银行开始重视小额票据资产,但票据市场的复杂分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银行集中服务票据资产的规模。

票据在监管上的痛点本质是"出票""承兑"没有法律规范,没有"拒付违约登记""强制退市"和"票据交易保证金"制度。具体表现在出票上,任意虚构"应收账款"出票,票据是应收账款的证券化,债权资产虚假是根源;而银行授信制度不完善,任意"承兑"是造成票据拒付危机的根本。

只有从市场和监管上双管齐下,才能有效解决这些痛点。这其中市场问题需要从市场出发,比如金融机构开发对应的服务产品,监管上的痛点就需要政府加强政策的落地性。

标准化票据对票据行业的影响,总体是积极的,能够促进票据的流通,尤其是商业承兑汇票,提高商票的流通比例。

可能存在理论和务实方面的困难,理论上票据已经是"资产证券化"了(信用证券化的基础是承兑人资产)不存在"再次证卷化"问题。收益权"是物权概念,债权就是一个"支付请求权",能否分离出来证卷化有争议。理论上的东西我们不作讨论;

在务实上,对银行承兑汇票意义不大,因为银票的流通性本身就比ABS流通好;对于商业承兑汇票,如果是"保证人",如果还是银行出《保函》才能流通就没有意义了(比如"中信证券-民生银行票据收益权1号"由民生银行出具保函为承兑人提供无限连带责任),但要是不植入"银行信用"又很难流通,我国现在的企业信用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商业承兑"的底层资产不透明,这次"票据证券化"的原理是"信托",作为发行人(存托机构)的证卷公司和商业银行和承销机构(票交所和债交所)都不承担连带责任,"拒付"了怎么办?如果因为担心拒付,没有人买就失去意义了。

二、《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升票据竞争力

标准化票据制度中,我最关注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谁来"归集"未贴现票据问题,是民间机构都可以"归集"(打包入池)然后直接对接商业银行或证卷公司或是"金融机构经纪人"才有资格"打包入池",前者有资源无资质,后者有资质无资源。

二是"归集"入池票据是否要求"合同、发票"问题。如果仍然需要提供,其要求与"贴现"无异,标准化票据就没有竞争力。

三、《意见》将对核心企业、票据中介等票据行业内各主体产生深远影响

一是对票据平台和银行承兑汇票中介没有影响,平台和中介起的作用是"对接供需",尤其是平台,是弥补了票据交易所"票据互换"功能的不足,交换后的票据并没有退出流通。而标准化票据"归集入池"证券化后,就退出了流通邻域,仅仅是一种融资手段。

二是对"商票理财"模式的中介业务会产生影响,现在票据市场上本身就存在"商票收益权转让"模式,与标准化票据异曲同工,只是受"票据资产不能入证卷"的限制,现在限制取消了,是一件好事,应当规范化运作。

四、随着《意见》后期进入落地阶段,票据行业需要在产品、风控等方面加大金融科技投入。

要说标准化票据落地对行业的影响,首先要了解到底什么是标准化票据?是如何定义的!然后做比较,才能发现其中的差异,推断出在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首先,我们要明确的知道标准化票据是指存托机构归集商业汇票组建基础资产池,以基础资产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而创设的受益证券,明确底层资产为票据,包括已贴现银票、已贴现商票、未贴现银票、未贴现商票;

其次是标准化票据支持票据融资功能,弱化贸易背景,原始人持票人取得基础资产应真实、合法、有效,存托时以背书方式将基础资产权利完整转让。对贸易背景不容易佐证的票据可以直接打包成标准化票据,但明确不得作为投资者认购以自己存托的商业汇票为基础资产的标准化票据;

第三是标准化票据信息披露有明确要求,促进商业承兑汇票市场发展,传统票据基本没有信息披露,票交所试点商票愿意披露可以主动申请,没有强制,对非上市公司和无信用等级的对资产价值有影响的信息;

第四是明确了票据经纪机构为金融机构,票据经纪机构受到存托机构的委托归集基础资产,就是存托机构发标准化产品标准化票据基础资产票据从哪里来,由票据经纪机构进行撮合,定向归集或向市场公开归集基础资产,存托机构或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但明确票据经纪机构的票据经纪业务与票据自营业务应严格隔离;

最后是标准化票据突出直融,降低融资成本,把未贴现商票打包投资者,企业和资金方直接对接合法合规,效率更高,特别有利于具有供应链融资需求的优质核心企业的供应商持票人(票交所试点明确要求不得是房地产企业);

以上五点都深刻的影响了票据市场,从产品运用到定义,都对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比如说,随着电子商票的快速发展,企业拿到票据比以前的挂账信任要很好多。但票据的贴现是要在银行的授信下进行,很多企业病不清楚电子商票保贴授信的银行在哪里,信息的不对称,有可能造成这张票据去民间市场贴现。

这样的操作方式,虽然解决了小微企业融资慢和难的问题,但没解决融资贵的问题。随着标准化票据的落地,这样的票据可以做成标准化票据的渠道登记,不再受限保贴银行,而是面向全市场的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交易跨市场转移,加速了票据市场的流动。

再比如说,以往的票据主要分为应付款票据,有合同发票,流通不受影响;其次是预付款的票据,出票人都是小企业。最大的特点是有贸易背景,没有合同和发票,2--3个月交货后才有,可以承兑,但不能贴现,这就很容易流失到了银行之外的票据市场,这类产品以后可以申请登记标准化票据,用标准化票据的路径进行融资;最后是空管套利票,随着标准化票据的落地,这类票据将会被永远排除在外。

至于风控问题,一直是票据市场强调的,不管标准化票据是否落地,风控安全问题,都是监管和金融机构的重中之重,但不同的是标准化的票据把风控外溢到债券市场,券商还需要加强对风控的审核,这就要提到金融科技了,只有把金融科技和风控相结合,才能有效阻止风控在跨银行间和债券市场的外溢。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