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岁女子整形后智力变1岁婴儿……“容貌焦虑”

摘 要

  长相甜美的独生女,瞒着父母去整形 这位深圳女孩叫小丽(化名),今年31岁,是家中的独生女,原本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在别人眼里,小丽长相甜美、身材高挑、家庭幸福、工作稳

长相甜美的独生女,瞒着父母去整形

这位深圳女孩叫小丽(化名),今年31岁,是家中的独生女,原本在一家事业单位上班。在别人眼里,小丽长相甜美、身材高挑、家庭幸福、工作稳定,是很多人羡慕的对象。

可即便如此,小丽还是觉得自己的鼻子不够完美,于是希望通过整形来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正是因为她的这个决定,将自己送上了一条不归路。

2020年5月,小丽瞒着父母在深圳南山松坪山一家美容整形机构做隆鼻手术,麻醉5分钟后她心脏突然骤停,性命不保,有生命危险。当时整形医院对她进行了抢救,随后又送到当地公立医院抢救。

父亲晕倒,母亲一夜白头

当天下午,小丽的父亲接到医院的电话,说他的女儿正在抢救,可能性命不保,让他做好心理准备。医生还拿出了病危通知书,父亲吓得眼前一黑,直接晕倒在床上,半个多小时后才醒来。

来源:深圳广播电视台《第一现场》栏目

经过抢救,小丽的性命保住了。在重症科治疗了16天后,小丽才转到普通病房。

然而,后果依然十分严重。小丽经常会出现惊恐、尖叫等异常现象,甚至连父母和其他亲人她都认不出来。她的记忆力缺失,吃饭也要父母喂,大小便不能自理,经常拉在床上,即使拉在裤子里,她也不知道告诉爸妈。

小丽的状态时好时坏,有时候能够认得身边的人,有时候完全认不出。她还会经常出现幻觉,总是会觉得身上有蛇、有虫子,有时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

来源:深圳广播电视台《第一现场》栏目

智力水平降至1岁,或需终生陪护

经过了10个多月的治疗,小丽现在的病情依然没有太大改善,她的智力水平相当于1岁婴儿的水平。爸爸妈妈反复教小丽说了几百遍之后,她终于认得了爸爸和妈妈,也记得了自己的名字。

医院也请了很多知名专家来给小丽会诊过,最后得到的结论就是,她可能需要终生陪护。

3月16日,记者在医院见到了小丽的父母,此时小丽的母亲已经是满头白发。

来源:深圳广播电视台《第一现场》栏目

小丽的父亲告诉记者,妻子在得知女儿出事后,一夜就白了头,“都不知道这10个月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医生说小丽目前的情况可能需要终身有专人陪护,可我们还能陪她多少年?真不知道我们走后她一个人怎么办?”

小丽父母说,他们会像30年前一样,教会女儿穿衣、吃饭,陪伴她重新长大。

“宝宝,你要自己坚强,自己勇敢,爸爸妈妈陪着你,会陪着你慢慢一起再从婴儿的状态继续长大,慢慢地恢复你的自理能力,我们愿意一直陪伴你终生!”

这是一位年过半百的父亲对31岁的女儿所说的话,句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谁在助推“不完美”女孩的容貌焦虑?

随处可见的化妆品柜台,网络上不断推送的美容、瘦身攻略……如今,人们想让自己变美的方法更多了。

追求美没问题,问题在于对审美的定义似乎正在趋向单一化。在种种因素的作用下,“美”逐渐有了“标准”:巴掌脸、“A4”腰……对照自身,女性很容易发现自己所谓的“缺点”,陷入容貌焦虑。

有观点认为,审美的单一化其实就是不断物化人、流水线式的追求完美。容貌焦虑的背后,是对自我的不够接纳,也有某些商家营销暗示的推波助澜等等。

因为胖,会自卑?

最近,“这个世界对胖女孩的恶意有多大”登上了热搜。

来源:微博话题截图

有人在网上分享了自己的故事:青春期时胖过,甚至曾胖到过190斤,但身高不过170公分。因为肥胖,和玩伴一起拍的合照,会被她删掉。

等她好不容易瘦下来,有人会怀疑她减肥成功是“吃药”或者“绝食”,所以“一吃饭就反弹”,她为了打破传闻,每次家庭聚会就拼命塞饭,但又有人开始说她“催吐”。

这个故事引发了很多人的共鸣,以及对“容貌焦虑”的讨论。有人说,经常会因为胖感到自卑,总觉得自己外貌比不上别人,看着屏幕里光鲜亮丽的明星,甚至想过去整容。

为了保持身材,有的女孩减肥食谱近乎苛刻:早餐只喝一碗白粥;午餐吃几根面条,搭配几颗煮熟的西兰花;晚饭不吃主食,实在饿得难受就吃根黄瓜或者一个西红柿。

“追求美没问题,积极、健康的状态也是好好生活的体现。但损害身心健康的方式要避免,毕竟有些是不可逆的,也没有后悔药吃。”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金小燕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困在“容貌焦虑”里

从周边环境到社交网络,减肥、美容等话题几乎随时可见,“颜值即正义”的认知也可能对容貌焦虑推波助澜。

曾有媒体就容貌焦虑话题面向2063名高校学生展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59.03%的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容貌焦虑。其中,女生(59.67%)中度焦虑的比例高于男生(37.14%)。

有专家表示,心理学研究发现,女性比男性存在更为严重的容貌焦虑。同时,容貌焦虑呈现一定程度的年龄结构分层。

“原本想上网查点东西,结果收到社交平台推送的一堆护肤文章,屏蔽都屏蔽不过来。”有人发现,一些文章会以女明星的“直角肩”“筷子腿”等为由头,通篇都在谈美容。

慢慢地,女性陷入了深深的容貌焦虑。

金小燕从多个心理咨询案例中发现,在人们的普遍印象中,求职时学历能力差不多的情况下,容貌好的往往更占优势。“信息大爆炸”时代,个人对容貌的判断也更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被定义的单一审美

在种种“容貌焦虑”表现的背后,其实是趋向同质化的审美。

打开一些社交APP,各种分享“变美秘籍”的文字或者视频扑面而来,它们和无处不在的美妆直播交织在一起,无形中营造着扁平化的外貌衡量标准:漫画腰、大眼睛、小鸟腿……

审美本身并无客观标准,也极易受主观因素影响。有观点认为,容貌焦虑的蔓延在于掌控大众审美的传统和资本,让审美的主观性逐渐向普遍客观转移,形成趋向单一的审美定势。

来源:中新社记者 张道正 摄(医师正在进行胳膊脱毛)

曾有媒体披露,“颜值”正在成为一门生意。一则报告显示,不少职场人士每月拿出超过20%工资收入进行“颜值投入”。

随着消费主义的发展,“改造”外貌甚至可能成为备受推崇的生活态度。金小燕分析,有些商家将美和个人品质捆绑,比如说“胖是不自律”,这种营销暗示夸大了容貌对社交、工作的影响,更加容易催生容貌焦虑。

“以前财富的象征可能是开什么车背什么包,现在是你在哪里美容?你的身材管理是哪个营养师帮你调整的?外貌似乎成了社会地位财富和自我管理的一种象征。”她说。

美不应该是千人一面

从另一个角度说,产生容貌焦虑的原因是不自信。除了肯定自我,自信的本质也是接纳自我,对美的追求,没必要“千人一面”。

“实际上,每个人容貌的差异恰恰是自我的一个体现。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社会语境定义的所谓缺点,在自己和爱你的人看来可能正是可爱的特点。”金小燕解释。

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工作中看的是专业能力,人际关系中看的是性格和相处。也许容貌优势可以在开始带来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日晕效应”,是指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被对方理想化美化,但当光环褪去,可能会造成巨大落差。

来源:中新社记者 骆云飞 摄(顾客在海口市内免税店选购化妆品)

“一个不欣赏自己的人,是难以快乐的。”拒绝对美的病态追求,保持身体健康,坦然面对别人,或许这才是优雅的生活方式。

编 辑丨李 港

校 对丨鹿 几

校 审丨慧 子

值班编委丨吕通义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