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出生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得依靠着爸爸和妈妈来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就比如喂小孩子喝奶,哄小孩子睡觉。但是都少不了把宝宝抱着,帮助他们完成复杂的活动。
而且宝宝看起来都比较喜欢妈妈们的抱抱,而且有的比较顽皮的小孩们,妈妈一会不抱着就会自己哭闹。那到底是抱着好还是让小孩子自己躺着比较好呢?

小编编辑部的一位编辑做了妈妈之后,几乎每一句话都不离开他们家小宝贝。而且小孩子本来就十分可爱,除了睡觉的时候不怎么乖比较难哄之外,其余时间完全就是一个小精灵和小可爱。这位编辑在抱着孩子哄孩子睡觉的时候。

邻居家的阿姨就说,小孩子不能天天抱着啊,把孩子会抱成屁股尖尖的模样的。编辑是经过高等教育的人,自然不相信这些迷信的说法。但是老人说的话也毕竟有点道理,于是编辑就开始疑惑了,到底是该不该经常抱着小孩呢?哪一个会更加有利于小孩子的健康呢?

抱娃姿势千万种?选择你们家娃最舒服的那一种。
事实上这个问题很好解释,因为新生儿的睡眠比较多几乎大多数的时间都在睡眠长身体。这样的话每天抱着孩子的时间就比较少,几乎不会对小孩的身体造成伤害。而且我们只有在想要哄小孩睡觉还有喂小孩奶的时候才会抱着孩子,这样还会帮助小孩发育。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

抱着小孩会有什么好处呢?
1、视力变好
因为新生儿是在出生了两个月之后视力才会逐渐发育,才会逐渐变得能够清晰地视物,才能分辨色彩。在七八个月的时候才会看得清远处的事物。
抱着孩子可以帮助小孩看到更多的事物,在妈妈将孩子抱起来的时候,小孩的视野中央不再是单调的事物,而是有了色彩。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促进小孩发育。

2、和妈妈更加亲密
婴儿天生下来就和妈妈的关系比较好,和妈妈越来越熟悉的同时就会在无形之中记住妈妈的轮廓和气味。经常抱孩子的话,小孩也会变得更加熟悉妈妈。获得安全感和幸福感,让小孩长大之后变得更加阳光和健全。

3、帮助小孩发育
因为新生儿的各种器官都没有发育得很好,对于人类很多需要很多肢体参与的复杂活动都是慢慢来的。就比如开始慢慢地学着坐,学着翻身,学着爬。经常抱着宝宝的话,妈妈就可以在无形中帮助小孩锻炼肌肉,刺激宝宝的肌肉生长,帮助小孩的发育。

那么抱着宝宝要注意些什么事情呢?
1、吐奶的时候要竖抱
婴儿一般在吃过奶之后要轻轻地拍着后背,帮助小孩拍出因为吃得太急而吃下去的空气。这样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舒服和加快消化。但是要注意的是抱着小孩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姿势。防止因为姿势错误而造成小孩的颈部骨骼承重,造成损害颈部的表现。

2、横抱的时候哄小孩睡觉和喂奶
因为宝宝一开始是不会抬头的,喂奶的时候和哄着小孩睡觉的时候就要注意小孩脆弱的颈部,防止小孩损伤自己的颈部和头部。而且如果妈妈们觉得实在费力的话,就可以拿着一个专门用来帮助哺乳的枕头,缓解妈妈们的费力的情况,有效地帮助小孩完成喝奶等事情。

3、抱着的时候不要过度摇晃
婴儿的脑部十分脆弱,有的时候家长们会在小孩一直哭闹不睡觉的时候变得比较烦躁。所以他们就会加大摇晃的力度来帮助小孩们睡觉,但是这样对小孩并不好。有可能会造成小孩大脑的损害,所以我们在抱着自己家孩子的时候还是要注意动作轻柔不要太过暴力。

总结:
每每看到孩子幸福的笑容就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们做父母的只要看到小孩长大后平平安安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抱着小孩子也不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只要注意抱着的姿势,力度和时间就可以了。
想要哄小孩睡觉的话,不妨模仿妈妈子宫的环境,轻柔地摇晃着宝宝,让他们缓慢地进入梦乡。这样我们大人也可以去做其他的事情了。你还有什么哄宝宝睡觉的妙招呢?快来和小编分享在评论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