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中医世界的春天——谈春天如何捍卫自己的

摘 要

  现在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我们身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身体也由冬天的闭藏状态,开始慢慢“发陈”,犹如枝条萌芽吐绿一般推陈出新。 蛰伏了一冬的阳气开始升发,阴

现在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我们身为大自然中的一员,身体也由冬天的闭藏状态,开始慢慢“发陈”,犹如枝条萌芽吐绿一般推陈出新。

蛰伏了一冬的阳气开始升发,阴阳慢慢交替转换,正如《黄帝内经》中写到:“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从立春到谷雨的整个春天,是草木发芽、万物生长的时期,天地间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人们要晚些睡早些起,放开约束的头发,闲庭信步,以使情志得以抒发,不要扼杀这些生机,要经常奖赏鼓励而不是责罚旁人,这是顺应春季的天地之气,也是人们养生的原则。如果违逆,就会伤害肝脏,夏天身体会因内寒而产生疾病,因为木生火,春天木没有升发好,夏天心火就不会旺,对应人的心脏也会受到不好的影响。这样供夏天生长的能量就减少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人体也一样,要在春天为这一年的健康打好根基,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黄帝内经》里早已阐明,就是要“春夏养阳”,保护好我们体内的阳气,使之逐渐旺盛。首先,在饮食上,应该多吃一些温补阳气又有助于阳气升发的食物。这样的食物从性味上一般是偏辛温的,辛能发阳,温能补阳,且于乍暖还寒之际,辛温还能帮人们驱赶体表的风寒邪气,真可谓一举多得啊!这样的食物有很多,比如葱、蒜、韭菜、虾等等,具体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这里就不多举例了。但对于本来就阴虚或者阳盛的人和有胃病的人,则应尽量少吃辛温的食物。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人体的肝脏五行属木,对应的季节是春季,就是说春天我们的肝气十分旺盛,甚至亢奋,而肝木克脾土,肝气过盛就会制约脾脏,影响人们的消化吸收系统,所以我们要清肝热疏肝胆,保护脾胃的正常功能。饮食上,酸味入肝,甘味入脾,所以春天要少吃酸味的食物,多吃一些甘甜的,这里不是鼓励大家吃甜食,中医里的“甘味”,是指天然食物中的甜味,而非现代科技的人工糖。

在春天也不要过食肥甘厚味、生冷刺激的食物,这也是因为春天人的脾胃功能相对较弱,而过食这些会给脾胃增加负担,容易给身体积累寒湿。

其次,我们也可以经常按揉一些疏肝健脾的穴位,作为日常养生保健,比如:太冲、足三里、三阴交、中脘、期门、章门等等,这些穴位都是肝经、脾经重要的穴位,经常按揉可起到疏肝健脾、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中脘穴、期门穴和章门穴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按揉,即以肚脐为中心画圆,圆圈的直径逐渐加大,这样不但可以按揉了这三个穴位,还可以把你的大肚子变小,哈哈,还不快行动起来?多好的动力呀!

最后,就是注意保暖,乍暖还寒之际,还是要稍稍“春捂秋冻”吧!愿大家都能有一个温暖美好的春天!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