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父母经常说:如何把孩子习惯养成,如何把成绩提高。这说明,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意识到家庭教育越来越重要了。
那父母怎样学习家庭教育的内容以及孩子在家应怎样培养?大部分父母就一筹莫展了。今天说一下,在家辅导孩子作业应该注意的雷区有哪些?学得好,期末考试父母再也不用愁眉苦脸了。

安排一个“特定”的环境
“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这话说明环境教育的氛围是最好的教育方式之一,最出名故事就是孟母择邻了。有的父母就问了,我给了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可他还是不认真学习,怎么呢?。
安静独立的学习环境的非常有必要。父母给孩子一个安静独立学习环境,但是孩子效果不好,总是需要爸爸妈妈盯着。其实问题出现在“环境”的理解上了。

首先这个学习环境是固定的。生活中孩子也许今天在客厅写,明天就在阳台写。这样随意变换位置现状,孩子一进家门就不知道在哪里写作业了。所以在家写作业的位置是远离厨房,客厅,阳台等声音大位置,并且固定一下。有的父母就说:卧室应该符号了吧。我们接下来看看卧室符合不?
学习环境区域是在家庭布局中要严格划分出来的。正如一说到客厅我们联想到陪客,厨房做菜,卧室睡觉等,我们在家做什么事情,自然而然就想到相应的区域。同理学习的地方应该有一个专门的房间,让孩子进了那道门就意识到是学习写作业的。不管是上学期间还是周末,不管是父母还是孩子,学习环境智能学习。我们都应该共同遵守那个房间的准则。长久坚持会让孩子进入学习房间立马提高作业效率。

卧室一般不建议。容易让孩子误会。我进去是学习还是休息啊!学习累了,看见床很想睡觉的。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现象呢。
环境的安静,并不是家里绝对静止,而是有人一起陪同孩子学习,不然孩子一个人在学习上的道路上孤军奋战,他会累,会注意力不集中,会放弃的。
低年级的孩子写作业时,准备简单的工具就好。太过复杂,容易分神。

孩子做作业时,爸妈怎么知道。
回到家,孩子该干嘛呢?当然是写作业啊!很多爸妈恨不得孩子一回家就看见孩子认真写作业,才是好的现象。如果父母是这个观点,爸妈从进家门思想方向就是错的。
孩子回到家,父母应该是和孩子聊天,关心孩子。看看今天自己孩子有没有生气,父母有必要平复孩子情绪。孩子是否快乐,孩子开心就聊聊今天课堂内容,看孩子知识点掌握情况。孩子今天知识点掌握不好,父母就多讲解题目,掌握的好,父母就少讲题目。这样孩子才能安心做题,那么父母在何时给孩子讲解题目呢?

孩子与父母进入学习的环境后,建立一个简单的学习任务,预估每一项作业花多少时间,父母有了一个总览和时间上的掌握,孩子是否高效的完成作业就知道了。孩子有决定权先做哪一门科目,毕竟作业还是要让孩子完成而不是家长。当一门科目作业时间到了,家长可以检查或讲解了。完成了一小时间段的任务,根据孩子表现,可适当让孩子休息一下。
在陪伴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家长的犯错误的次数往往比孩子多。

在不了解孩子今天的学习效率,父母过高的要求孩子的速度与正确率,造成情绪爆发。孩子本身就是学习,当然会犯错。所以辅导作业父母需要足够的耐心。
在孩子作业过程中,多次语言唠叨影响孩子的思维以及学习环境的安静。这是大部分的家长的毛病。当父母发出语言提醒的时候,就已经严重干扰孩子的学习思维了,多次善意地提醒,容易让孩子心浮气躁。所以提醒孩子需要用非语言的方式来提醒。比如:眼神,用手指题目中的关键词等。
父母做不到坚持,就不要说是孩子的“不行”。
当父母什么都做得很好了,可还是没效果,为什么呢?因为父母借口太多,不遵守约定。
父母本来和孩子约定每天5点半一起陪伴孩子学习的,一周难有三次准时到。父母总是说;工作太多,堵车,朋友来了,今天太累等一些原因。让这个约定越来越没有意义了。

每一次父母牵头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中途父母又半途退出,孩子怎么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科学研究表明,一般良好的习惯培养需要坚持3周以上,我们才会有意识地去坚持这一习惯。孩子更是如此。
辅导孩子作业过程中:
环境是精心准备的,指导是技巧方法的,坚持是培养习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