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家长冲米粉的常见误区,冲错还不如不吃,

摘 要

  宝宝在6个月时,光靠母乳或者奶粉已经不能再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家长需要额外为他们补充营养物质,经过多年实践与对比验证,米粉以其高性价比与方便程度,一跃成为人们的首选

宝宝在6个月时,光靠母乳或者奶粉已经不能再满足其生长发育要求,家长需要额外为他们补充营养物质,经过多年实践与对比验证,米粉以其高性价比与方便程度,一跃成为人们的首选。

然而,作为辅食的一种,很多家长对米粉的重视度远远低于奶粉,甚至存在不少主观上的认知误区。

米粉领域8大常见误区:

米粉可以自制

在老一辈人眼中,米粉=米磨成粉,制作起来极其简单,完全没必要花钱购买,而且自家做的米粉,肯定保质保量,卫生程度还远高于机器大规模生产。

事实真的像她们想的那么美好吗?答案无疑不可能。

不是说我们不可以自己在家制作米粉,但它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你如何保证营养充分?

就比如吃米粉补铁,原本米粉中并没有那么多铁元素,它们都是商家通过专业手段额外添加进去的,而我们在家绝对不可能实现这种手段。

除此之外,批量生产的米粉中还含有种种其它微量元素,它们的种类、含量、配比等等,都有科学化的标准参考,不是专业人员根本搞不清楚,家长胡乱往里加营养剂,只会越吃越乱,甚至因此而伤害到孩子。

有些钱可以省,有些钱必须花,希望老人能理解。

米粉要冲得浓一些

“我家有钱,你多冲点!”大家都知道奶粉不能冲得太浓,毕竟它是要喝下去的,变成糊糊就没法喝了。

米粉不一样,在部分家长眼中,它是一种类似于芝麻糊的食物,本来就不是用来喝的,浓一点稀一点都无所谓。

对此,《宝宝喂养手册》专家给出建议:大家要按照米粉包装上给出的水分配比勾兑,不要擅作主张,米粉要是冲得太浓,一是不容易下咽,二是不容易消化,一点好处都没有,最后吃了还不如不吃。

外国米粉比国产货好

典型的“崇洋媚外”,其实在很多领域,我国早就赶超西方,自从某鹿事件发生之后,国内对婴儿用品方面的检测异常严格,许多标准的苛刻程度远远超出国际平均水平。

米粉这种东西,有效期虽然不会太短,但新鲜的肯定要比不新鲜的好,国外品牌从生产到运输再到检测、进超市、消费者购买,其时长必然要比国产货长很多。

拖得越久,出现意外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本可以规避的风险,我们何必去冒呢?

用开水冲米粉

国人信任开水,就像是西方人信任抗生素一样,因此,凡是孩子使用的东西,家长都喜欢用高温处理,过去是奶粉,现在是米粉。

《婴儿喂养手册》明确说明:高温会破坏米粉中的营养物质,温度越高,破坏性就越强,加热到最后,米粉可能还不如米汤有营养。

专家的建议是:用50度左右的热水冲米粉即可,随后放置冷却,用专门的温度计随时测量,液态食物最容易出现烫伤问题。

先加水,再加米粉

许多妈妈会参照冲奶粉的方式冲米粉,先加水再把米粉一口气全倒进去,结果怎么都搅拌不开,费时费力还容易结块。

正确做法:先放米粉,然后一边加水一边搅拌,速度不能快,要一点一点来。

一次冲配,多次服用

这顿吃不完,那就下顿接着吃,在勤俭节约的约束下,大人普遍舍不得将宝宝吃不完的米粉倒掉。

其实米粉也属于“极易腐败食物”,外界温度稍高,它很快就会变质,哪怕放在冰箱里,也不能阻止这一过程,最多变质速度慢一些。

家长要确保喝多少冲多少,宝宝实在吃不掉的,大人可以自己吃,或者干脆倒掉,绝对不能留到下一顿继续喂。

购买新口味的米粉

为了迎合宝宝的喜好,增加销售量,很多商家会往米粉中加香精,将其制作成新口味的米粉,这样宝宝会更爱吃。

世卫组织早就发表过声明,1岁之前的宝宝,无需摄入任何调味品,包括盐分,奶粉中的含量足以满足其营养需求。

吃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会让他们养成挑食、厌食的习惯。

以价格论好坏

在婴儿用品领域。中国家长一直是“只买贵的,不买对的”,400块的米粉一定比200块的好一倍,价格才是决定品质的关键。

“它要是不好,价格又怎么可能翻倍呢?”在这个问题上,支持者的理由异常充分。

事实上,米粉与米粉之间的差异并没有那么大,内行人都知道,只要是经过国家安检认证的产品,成分上都差不多,毕竟婴儿产品不同于其它保健品,可以随便添加药材,哪怕真往米粉里加灵芝、人参,那也得对宝宝生长发育有用才行。

价格不同的关键是品牌,名气越大,广告越多,价格就越贵,简而言之,它属于智商税的一种,谁真要按这个标准去选择米粉,那才是商家眼中的大傻子。

当然,大品牌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安心”,品牌越大,规矩越多,安全系数就越高,它们很少犯错。

最后提醒大家,米粉不同于乳液,我们不能一直喂食,根据美国儿科学会的建议,从6个月左右开始喂(我国很多孩子在3-4个月就开始了),喂到10个月左右即可停止,最好不要超过1岁。

米粉本来就只是宝宝吞咽发展史中的一个过渡产物,吃的时间越长,未来发展成为吞咽困难的概率就越大,它营养价值也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高,等宝宝发育到后期,完全可以调整为果泥、肉泥、鸡蛋黄等等,用这些东西代替米粉。

这样既方便训练孩子咀嚼食物,又能为其补充营养。

看完上文,相信大家对米粉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总之,对于婴儿来说,饮食健康高于天,唯有确保每个细节都不出问题,才能完美把控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成败取决于平时。

聪明的父母都会关注J妈学堂,每日分享孕产育儿小知识。

有爱的父母都会分享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受益。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删。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