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一起葡萄官网 2020-03-08 19:41:13
前文说到:葡萄种植在我们国家各个地区都已普遍,南到海南,北到新疆,各地有各地的气候优势,各地有各地的技术流程和种植习惯,也就有了全国各地参差不齐的葡萄质量和天差地别的葡萄价格,我们要做的就是学习先进产区的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流程,改掉落后产区固有的老思路,老习惯,使我们的葡萄质量逐步提升,获得好的效益。
然而好多老的葡萄产区,不愿意改变种植习惯,出了问题就咨询,咨询完了还照样,就一句话:我们这里都这样!
咱们今天来看看:我们这里都这样的典型案例之调节剂滥用:

一、调节剂有什么作用:
不得不说,植物生长调节剂算是一项伟大的发现或者发明,是人工合成或从植物提取的,具有和天然激素相似生长发育调节作用有机化合物,不管从生根、催芽、壮苗、绿叶、控旺、开花、坐果、无核、膨大、催红、上色还是防裂、保鲜、防腐等等都能找到你想要的调节剂。看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调节剂几乎涵盖了植物生长周期所需的所有功能,这也让调节剂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不断的创造行业奇迹,很多“一剂成名”的辉煌时刻不断上演。
自2004年,本人步入农资行业以来,也见识了诸多的调节剂神话,调节剂应用合理,的确是解决了诸多疑难问题,同时,调节剂也是一把双刃剑,过犹不及,过度滥用也就造就了诸多药害。
不过,从业十几年来,还没有见过比葡萄应用调节剂更多的作物,也没见过比葡萄更依赖调节剂的作物,更确切的说是更依赖调节剂的种葡萄人。
二、葡萄滥用调节剂有哪些:
1、生根剂:
从扦插育苗开始,葡萄就拉开了调节剂的使用序幕。这样无可厚非,扦插使用生根剂的确利于生根,然而,再正常葡萄管理中,则要注意少用激素类生根产品。大家知道,根系有40天左右的生长期,40天以后就会慢慢老化成母根系,然后再生新根,如果我们是用生根剂强行生出毛细根,特别是连续使用,激素过劲了以后,根系就会早衰,这些毛细根长不成未来的主根就会发黄干枯,失去作用。

我们一直推荐这种调理根系微环境,打造根系生长优质环境,自然生根的营养类养根产品,生出的是大白根,生长快速,容易长成母根系,进入良性循环。
习惯我们这里都这样的,使用又便宜又好使的生根剂,只看眼前效果,只求短期效应,形不成良性循环,夏天连续阴雨,临近着色根系差,甚至烂根的比比皆是,怎么能上好色,种出精品葡萄?
2、调节剂拉穗:
这个是每年调节剂药害的重灾区,但凡种葡萄的都知道赤霉酸拉穗,也都知道1包奇宝80斤水,但是忽略了调节剂对于温度、湿度、树势、以及拉穗时机的要求,早了拉不开,晚了拉掉粒,温度低了不好使,温度高了出药害,把花穗拉成毛线球的故事年年上演。

我们推荐水肥拉穗,可是就有好多我们这里都这样的果农们:花几块钱用激素拉拉就行的事,为什么花一两百买你们的肥?谁拉坏了那是运气不好。。。
我就不理解,你买的肥让人家葡萄给吃了?喂人家地里了?激素拉穗出了药害哪家不是又哭又叫的,后悔不跌,一年的辛苦白费了!
3、调节剂保果膨果:
葡萄对调节剂的依赖,在保果膨果表现的淋漓尽致,特别是藤稔、巨峰等坐果有难度的品种,不管树势如何,养分供应如何,不保果,根本睡不着觉!你让优化树势,合理施肥,合理摘心促进自然坐果,根本没人搭理,花个十几块钱,保保果,比什么都放心,何必麻麻烦烦的调理土壤,调整树势,还得到什么时期用什么肥,不能用错,还得观察摘心时机,管他呢,有保果药呢。。。

那么保果剂的药害就不远了,还是那句话:温度、湿度、树势,还有保果剂的浓度,(大家都知道保果剂无非就是赤霉酸、氯吡脲、噻苯隆,但是实际浓度就千差万别了),保果的时机把握,还真的要相当的经验老到,有时候差个一两天就会出问题,这个没办法同一度量衡,且用且小心吧。当然处理无核也差不多,不再啰嗦。

膨果相对保果安全一些,其实我们种葡萄的也都知道,膨果的果粒大,客商喜欢,好卖,但是口感不如自然膨大的好吃,但是种葡萄为了赚钱,咱也没办法。膨果不当多数会出现果把粗、有黄点,以及果把短,易掉粒,还有果把细,易干爪等等问题以及对裂口,果粉的影响问题,既然选择激素膨果,这也没办法。
4、含调节剂肥料使用不合理:
葡萄种植在很多时候是被动的,不知情的使用激素肥料,特别是膨果肥,冲上一遍24小时见效,叶色浓绿,嗯,是好肥料,邻居也都用,那就连续使用,我就亲眼见过好多连续使用3遍激素肥料,一夜之间,整个大棚全部黄叶的现象,道理其实很简单,激素过后容易早衰,又不注重加强营养,那就“树体被抽空。。。“,即使当时不出现明显问题,后期也可能过早的叶片老化和早衰,无力完成着色增甜等工作。

5、乙烯利上色:对于这一条各自对号入座吧,市民反感乙烯利上色的葡萄,咱也不敢多说。然而使用乙烯利上色的却比比皆是,后期的软果、掉粒,不耐储存,口感不好都是明显的后遗症。

即使喷了乙烯利,葡萄挂在树上尚未出现软果,掉粒现象,有经验的收购商到地里一看叶片就知道你用过乙烯利,自然不会给出高价的。
对于调节剂的过度使用,一直纠结说与不说,市民看了心有芥蒂,果农也不爱听,希望能起到个提醒作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