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见习记者 陈甜田
4月14日上午,滨州市以最高礼遇接医护人员回家。在滨医附院的迎接仪式上,一位小朋友的一首《听我说谢谢你》,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留下了感动的泪水。这个小朋友名叫开心,她的妈妈就是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滨州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员苑东欣,一名普普通通的重症护士。
在一次电视台的采访中,小开心第一次看到了妈妈在远方工作的场景,她隔空喊话妈妈:“妈妈,你打败病毒,快点回来,我想你了。孩子强忍的泪珠还是流了下来。”孩子曾经几次问苑东欣,“妈妈,武汉在哪里?远吗?你晚上可以回家睡觉吗?你为什么要去武汉打病毒?”苑东欣告诉女儿:“因为美丽的武汉生病了。”
苑东欣是一名有着十年重症医学科工作经验的护士,也是一名有着十年党龄的中共党员,她专业对口,家里没有负担,是最佳的人选,所以苑东欣三次递交请战书,做好所有准备,24小时待命,随时准备出发。
接到电话通知,苑东欣被选派为滨州市第三批援助湖北出征队员的那天下午,是她的33岁生日,护士长商老师问她:“小苑,医院选你去支援湖北,有困难吗?”苑东欣坚定的对护士长说:“没有,老师,我可以去,随时都可以走。”当苑东欣把这个消息告诉妈妈,她沉默了:“孩子,必须去吗?”苑东欣坚定地点点头。年迈的妈妈一边打开收音机了解疫情进展,一边默默的帮苑东欣收拾行李。妈妈问她,“这个病是不是感染上就治不好了?”苑东欣告诉妈妈可以治好的,不用担心。妈妈擦干眼泪说:“孩子,去吧,照顾好自己,不用担心家里。”苑东欣说:“这是老爸去世的第一个春节,我知道不该在这个时候离开妈妈,老爸临终的嘱托我一直记在心中:‘孩子,照顾好你妈妈,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你一定要冲上前。’妈妈的理解和支持,成了我早日战胜病毒最大的动力。”
大年初九的上午,第三批医疗队员告别家人和家乡父老,带着紧缺的物资,踏上了支援湖北的征程,为了方便工作和保护自己,出发前,护理部陈主任亲自给苑东欣剪掉了长发。老师们一再嘱咐医疗队队员们,一定要注意防护,一定要平安回家。
晚上7点多,飞机降落在空荡荡的武汉天河机场,到达驻地酒店,安顿好所有的行李已经是凌晨2点多了。山东省第三批援助湖北国家医疗队所有的队员都是来自山东省各大三甲医院的重症专业的医生和护士,共135人,经过不到48小时的严格培训和考核,于2月4日晚上正式进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C栋7楼的重症病区,这家医院是武汉市收治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这个病区是由原来的产科病区临时改造的,共有床位51张。
经常有人问苑东欣,“在武汉,害怕吗?”苑东欣说:“我们也是血肉之躯的普通人,当然怕,武汉每天猛增的确诊患者人数和新冠肺炎超强的传染性真的让我们怕。当患者的呼吸机面罩出风口对着我的脸呼呼的吹时,我怕自己会被感染,所以在进入病房之前,我们都仔细的穿戴防护用品,一遍一遍的相互检查。我怕自己会病倒,连累战友,让家人担心,所以我每次都把紧缺的饭菜吃得精光,只为自己能够再强壮一些。”
虽然怕,但是进入病房,面对一个个危重的病人,个人安危便完全被抛在了脑后,苑东欣心中唯一所想便是一定要尽最大努力把病人从死神手里抢回来。
尽管出发前苑东欣对即将面临的挑战和风险已经做了非常充分的心里准备,但真正进入污染区,苑东欣还是感到肩上的担子重如千斤。整个病区,基本满床,老年患者占80%以上,大多数患者合并很严重的慢性病,所有的患者都是重症甚至危重症。病区没有护工,也没有家属,这就意味着在护理救治病人的同时医护人员还要负责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喂饭,处理大小便,打扫卫生,修理病房设施等,每个人都要身兼数职。
穿上整套防护装备,本来就要张口呼吸,但一边工作还要和患者不停的沟通解释,心里安慰,这样头晕,恶心,就是常事了,有时会剧烈的头痛,就把头抵在墙上休息一下,呼吸困难了,就把身体倚在墙上缓一缓,就这样慢慢适应了,也就习惯了。因为苑东欣是共产党员,她会抢着干最累、风险最大的工作。有一次进入病房,由于护目镜嘞得太紧,视线也很模糊,越想看清楚,就越发的头疼、恶心。在给一位病人吸痰的时候,苑东欣两次把吐上来的食物咽了下去。咽下去的那一刻,苑东欣庆幸口罩没有污染,没有浪费这套防护服;她庆幸还可以坚持下去,不会给队友增加工作负担。
二月的武汉虽然雨雪交加,寒风刺骨,但是在夏天都很少出汗的苑东欣,经常体会到了汗如雨下的感觉。第一次给病人打针输液,她很紧张,因为老人的血管条件很差,护目镜上也满是雾水,苑东欣看不到血管,因为她带了两层手套,摸不到血管。老人觉察到了苑东欣的紧张,因为呼吸困难他一字一停顿的安慰苑东欣说,“孩子,我不怕疼,多打两针没关系。”苑东欣的眼睛湿润了,她使劲晃了晃头,这时护目镜上雾水形成的水珠流下来的时候,有一条缝隙视线是清楚的,苑东欣尽量的把头靠近穿刺部位,快速的调整角度,针管有回血,穿刺成功了,苑东欣的后背也已经湿透了。一个班次结束了,脱掉防护服、护目镜、面屏的那一刻,虽然双腿异常的沉重,虽然头颈部异常的疼痛,但医护人员脸上都是孩子般美好的笑容,他们都是最坚强的滨州孩子,都是最有干劲的滨州医务工作者。
困难再多多不过医护人员们的汗水和智慧,困难再大大不过医护人员们的勇气和担当。就这样,他们凭着滨州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的精神和勇气,科学救治,精准施策。3月18日,湖北武汉新增确诊、新增疑似、现有疑似病例实现三清零,他们参与了这个“0”的形成,终于迎来“战疫”标志性的一天。3月26日中午,最后两位患者治愈出院,病区顺利关闭。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96人,其中重型患者77人,危重型患者19人,治愈81人,转出12人。治愈率与出院率均位于各治疗组前列,实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无意外”,我们圆满完成了山东和滨州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在前线展现了我们滨州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信念和担当。
初到武汉,与病人交流是医护人员最大的困难,他们隔着厚厚的口罩和防护面屏仔细的询问交流,实在听不懂的就找同济医院的老师帮忙翻译,但是有一句话,他们都听懂了,那就是,病人竖起大拇指对医护人员说:“山东人真棒,感谢你们。”
一位78岁的老奶奶,入院时病情很危重,呼吸困难明显,生活不能自理,吃饭、大小便都需要医护人员帮助,老人非常的坚强,她经常说,“孩子,你们离开家乡来这里不容易,我没有理由不坚强一点,早点好起来,这样你们就可以早一点回家了。”医护人员见证了奶奶一点一点好起来,最后在出院时,她突然转身的三鞠躬让苑东欣非常的感动。
病区里有位患者是个68岁的退休老人,开始老人病情很重,后来慢慢好转后每次医护人员去病房,老人就会仔细的把他们防护服上的名字记下来,老人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记医护人员们的名字,最后把100多个人的名字整理在了一张A4纸上,标题是:“生命之重、重于泰山,感谢山东医疗队。在我们心里,这不是一张薄薄的纸,这是武汉人与我们山东人之间患难与共的深情厚谊。
我想说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武汉人民感恩的心。”
善良的滨州人民让苑东欣感动,在他们离家的日子里,家乡父老更好地照顾了他们的小家;在医护人员想家的时候,家乡父老给他们寄去了最美味的大葱和最贴心的生活用品;在他们回家的时候,家乡父老用最高的礼遇接医护人员回家。苑东欣说:“我们可以平安回家,最应该感谢的是你们,我们可以在前线勇往直前,因为我们知道,我们的身后就是滨州,就是最善良的滨州人民。在支援武汉的58天里,我们几乎天天失眠,我们曾吃不饱、穿不暖,我们也曾因为想念美丽的滨州哭的不能自已。但是我们用尽了全身力气守护着病区里的白天与黑夜,我们见过那些无助的病痛,我们更见过的那些重生的希望,我们用专业和爱驮着一个又一个病人淌过病毒肆虐的河流,重新抵达健康和希望的彼岸。”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愿以吾辈之青春,护卫盛世之中华。苑东欣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护士,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很荣幸用滨州人的“仁心妙术”为祖国的疫情防控战疫尽了自己绵薄的力量。这段经历让我明白,当我披上这身白衣,我就是守护人民群众健康与安全的白衣战士,疫情之下,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肩负使命,责无旁贷。驰援武汉,有幸不辱使命,再回滨州,努力不负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