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第一轮复习最容易陷入的几个误区,你中招

摘 要

  六月将至,许多同学的第一轮复习也已经接近尾声,复习速度快的同学已经开始第二轮背诵了。今天,我们为大家总结了第一次考研复习最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避免大家陷入其中。

六月将至,许多同学的第一轮复习也已经接近尾声,复习速度快的同学已经开始第二轮背诵了。今天,我们为大家总结了第一次考研复习最容易进入的几个误区,避免大家陷入其中。

一、复习节奏有问题

不管是考哪个学校,就算学校只给了两三本参考书,最后你还是得买一摞的参考书,毕竟很多书已经是公认的“考研必看”了。在动不动就十几本教材的情况下,很多同学都是前面几本看得很细很慢,等到了后期,发现看书的速度比自己想象中慢,于是囫囵吞枣地把放在后面的参考书看完,再开始背诵。这样使得后面的专业课知识学习的一知半解,存在很大的问题。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安排合理的看书时间,不要等一本书看完了再看另一本,要学会多重任务同时进行。

挑重点章节阅读,稍微边缘的知识点在二轮复习中直接补充背诵。

带着问题去看书。很多参考书都是教学用书,每个章节后面都有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在书中找答案,答案找到了,这一章节的重点就已经算过了一遍。

二、复习只过笔不过脑子

很多同学在准备考研之前,都会先雄心壮志地给自己买一堆资料,再精挑细选一些文具,但等到真正做起笔记来,苦不堪言。专业课的知识点那么多,如果每一个知识点都做笔记,也是一个大工程。

最关键的是,很多同学感觉这知识点它过笔不过脑啊,等到开始背诵的时候感觉都是全新的知识点。如果想增补新的内容,强迫症还可能因为格式和排版问题感到非常难受。

喜欢手写笔记的,建议只记重点知识,即各大院校初试试卷中的高频考点,并且注意适当留白。或者用电脑或者平板做笔记,方便之后进行调整。也可直接在书中标注重点,每一章节阅读结束后绘画思维导图方便日后查漏补缺。

三、不善归纳总结,背书效率低

和做笔记一样,很多第一次考研的同学背书也是采用的线性方式,按照参考书中的内容编排依次背诵。就和你背英语单词一样,最熟悉永远是“abandoned”,很多同学的专业课背诵都是从头开始的。这样背当然没有错,只是知识点如果没有串联归纳到一起,背诵起来就是散的,答题的时候知识点之间的相关性就没那么强。

要使用有方法的记忆,比如采用伞状的方式记忆,以一个关键词为核心进行背诵,要学会跨界学科的界限。

学会对比总结,制作专属记忆。勤动手,很多你以为已经记下来的知识点,当落到纸上又是另外一回事。

四、一直按技巧做题

做题技巧是把双刃剑,在考研复习过程中,考生不能不重视技巧和答题方法,因为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提高解题的速度,少走弯路,节省答题时间,如果缺乏技巧的指引,考生可能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做完所有的题目,更没有时间进行检查推敲。

但模板只是一个参考,很多同学在自己进行论述题练习的时候照着模板来,洋洋洒洒写了八百字,结果紧扣题干的部分只有三百字。还有就是在练习实务题的时候,自己练习自己修改,始终不清楚自己的要害何在,结果分数出来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练习效果并不好。

建议:不要过分依赖答题模板,扎扎实实背好书才是根本。做模拟试题的时候,一定要闭卷按正常考试来对待。

五、嫌真题太少,模拟题太难

专业课往往存在这些问题,找不到太多真题,但是又不太相信模拟卷的靠谱性。做了一些模拟题之后觉得太难,开始怀疑自己的复习效果,但是又没有太多真题给自己练手和参考。问题就在于模拟题只是模拟题,无法模仿到真题的精髓,而且很多模拟题都会出现一些前沿知识,总有一些会触及到考生的知识盲区。

所以,我们最好把目标院校近十年的真题都要搞到手,仔细分析其出题风格的变化以及试卷难度和复试线划分。模拟练题以真题为主,模拟题就当给自己增加答题手感,不要过于在意分数。真题少而珍贵,一定要严肃对待。

六、总是和别人作比较,过于焦虑

考研过程中焦虑是非常正常的,但总会有一类人,特别爱打探别人的复习进度,如果对方比自己快,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当中,以为自己已经远远落后于大部分人,沉浸在无休止的焦虑情绪中。又或者是总是拿别人作标杆,总觉得别人比自己努力。

在考研复习的时候,建议最好不要和目标院校不同的人作比较。不去过多打探别人的复习进度,按部就班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如果对自己的复习进程有疑问的,尽量向有经验的人请教。不要让自己陷入焦虑之中。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