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我们发现,同学们在学习《7天小白理财特训营》的过程中,对基金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误区,小巴整理了其中比较典型的三个,快来看看你有没有中枪。
误区一:买基金不会亏钱
老师,我一直以为基金是不会亏钱的,是这样吗?
你的理解有偏差,实际上基金并不保本,有可能出现亏损。
导师
严格来说,基金是一种将资金交给专业的投资者——“基金经理”代为投资的专业服务。
基金的风险有高有低,既有年收益100%以上的高风险、高收益基金,也有每年稳定收益在2%—3%的低风险、低收益基金。
即便是风险最低的货币基金(如余额宝)也可能产生亏损,只是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非常小。
误区二:买完基金可以放着不管
老师我现在买了一些基金,但平时没什么时间打理,我可以放着让它自己涨么?
不建议,购买基金后最好定期关注基金动态。
导师
有不少同学,在早些年因为银行经理推荐等原因已经买了基金,一直放着没管。
几年之后这些基金有些亏损,有些盈利。但无论是赚是亏,搁置基金的同学们大多都不了解为什么,也就是说赚不赚钱完全碰运气,这样的投资显然难有稳定的回报。
小巴建议,在对投资品不了解的情况下切忌投入资金。最好的投资,就是多学习投资品的知识和投资方法,用已经掌握的投资知识在金融市场换取回报。
误区三:只要基金“估值低”谁都可以买支付宝首页推荐的“低估值”的中证银行指数可以买吗?
“低估值”的基金并非适合所有人,掌握基础知识之后再来决定是否购买更稳妥。
导师
部分同学不曾了解过基金,但因为理财App的广告推送,比如看到某指数基金的低估值信号,认为有利可图就选择了购买。
事实上,如果你能够读懂基金“低估值”背后的含义,那么的确可以针对自身投资需求安排资金。
部分指数估值的确处于历史低位,指数基金也比以往具有更大的投资价值。但在当前的疫情大环境下,这些基金什么时候上涨很难预测,期待着买完就开始上涨而冲动买入的同学,很可能以亏损赎回收场。
尤其是,大部分同学连指数是什么都还不太了解,对自身的投资也缺乏合理安排,这种情况下的投资更多的像是投机。
市场信息只是一方面,退一步说,即便拿到好的投资品,最终能否赚钱还取决于你的投资基础知识、投资方法,甚至是投资的思维。
很多投资误区,都是因为缺乏基本的投资知识造成的,避开它们的方式也十分简单,那就是主动学习,拥有更好的投资理财知识。
吴晓波频道《7天小白理财特训营》目前已经进行到第38期,课程特别设计了课外分享等加餐内容,旨在帮小白投资者快速了解各个投资门类,学习实操技巧,避开投资误区,收获工作以外的“投资性收入”。
往期同学们成功避开投资误区之后,也通过正确的投资方法收获了属于自己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