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健康 西安正这样守护

摘 要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并向坚守在基层防疫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习近平指出,要加快补齐

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省安康市平利县老县镇卫生院,了解基层卫生防疫、医疗保障工作,并向坚守在基层防疫抗疫一线广大医务人员表示亲切慰问。习近平指出,要加快补齐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加强农村、社区等基层疫情防控能力建设,把各项防控措施常态化。

5月14日,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举行,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西安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奋力谱写西安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决定》指出,要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的重大要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建设多层次社保体系,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2020年,要加快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公共卫生中心等10所医疗卫生机构、新增床位1万张。

近年来,西安从人民群众对健康的期盼出发,不断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切切实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精心烹调医改“大餐”,不断满足着人民群众医疗服务新需求,着力为百姓构建便捷、舒适、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个个民生指标的积极变化,一项项惠民措施的积极推进背后,折射着每一位市民幸福感的提升,也以实际行动回应着总书记的关切。

疫情防控投入医护人员3800余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市卫生健康系统闻令而动,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联防联控、携手抗疫,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向上滑动阅览

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停止休假、迅速参战,医疗卫生单位全员上岗、尽锐出战,抽调机关和直属单位精干人员173人进驻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昼夜奋战。各区县、开发区、各医疗卫生机构通力协作、合力战“疫”。广大医务人员白衣执甲、逆行出征,涌现出一大批平凡英雄。全系统积极响应党中央号召,抽调5批医疗队1000余名精兵强将,驰援湖北抗疫。先后确定8个定点收治医院、1400余张床位,投入医护人员3800余名。从全市32家二级以上医院抽调医生300余人、护士400余人组建医疗救治单元41个。全市组建6个市级会诊专家组,对确诊患者实行“一人一治疗方案”“一人一专家团队”,中西医协同全力进行救治。全市各定点医院累计收治本地确诊患者120例,本地确诊病例治愈117例。2月20日以来本地无新增确诊病例,3月26日本地确诊病例全部清零,确保了古城平安、人民健康。

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赴武汉医疗队出发,医护人员挥手告别。(资料图片)

医疗保障全市县镇村无医疗空白点

大力推进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全市县、镇、村无医疗空白点。全市1个县级公立综合医院、23个乡镇卫生院、141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标。积极开展对口帮扶活动,2019年全年贫困人口出院2.89万人次、总额补偿1.54亿元、一站式结算率98.88%。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增至25种,救治大病患者1885人、实现应治尽治。严防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慢病签约服务3.3万余人。

长安区医疗机构走进村民家中为村民诊病(资料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不断深化医联体内涵建设,建成各类医联体49个,城六区建成城市医疗集团8个。稳步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15个县区级医疗机构与76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建县域医共体,覆盖范围达62%。6家单位积极开展国家和省级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市属医院全部实行绩效工资总量管理。持续推进“4+7”试点工作,建立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

严格落实12类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认真做好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和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工作,深入推行“一二四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积极落实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专病专防策略,健全完善市、区两级重大疾病联席会议机制。抓好出血热、狂犬病等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源头控制,HIV筛查检测184.1万人次,肺结核患者治愈率达90%,无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发生。新建预防接种门诊94家(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78家),疫苗追溯和冷链监测系统覆盖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稳定在99%以上。

改善服务打造“15分钟”就医圈

为了深入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我市建成19个市级质控中心,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设立“一站式服务中心”,大力推行“多学科协作诊疗”“弹性门诊”“日间手术”等就医模式。办好“家门口医院”,打造“15分钟”就医圈,在全市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全市44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能力,加快推进37个市级中医学术流派、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

中医科医生为患者进行针灸治疗

向上滑动阅览

全面推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进一步完善全面两孩政策配套措施,全面落实计生奖励扶助政策。深入实施母婴健康安全行动,健全妇幼健康服务网络,救治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7000余人。全面推行免费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免除筛查费用1832万元。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新增市级医养结合和安宁疗护示范、试点单位30个,为65.3万高龄老人发放生活保健补贴5.27亿元。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基础建设和监管责任体系,开展尘肺病防治攻坚行动,对矿山、冶金、化工等重点行业开展尘毒危害专项治理。

改善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流程,落实“最多跑一次”数字化转型改革,“一网通办”“i西安”App等14项政务服务全部实现线上办理,群众办事再提速。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市人民医院、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等市级重点项目、3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稳步推进,新增医疗卫生机构48家。

健康助力大病专项救治病种将扩至30种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决胜收官之年,全市卫生健康工作将坚决打赢两场战役,突出抓好三个重点,实施四项医疗服务行动,加强五项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六大能力,为全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健康保障。

西安市胸科医院新冠肺炎诊断专家组为病人进行会诊(资料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我市今年将围绕县医院能力建设、“县镇一体、镇村一体”机制建设、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三大主攻方向,继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大对口帮扶力度。继续巩固提升贫困村卫生室建设成果,采取新建卫生室、派驻服务等多种形式,全面完成标准化建设任务,确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群众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配合医保部门,严格落实贫困人口县域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扩大大病专项救治病种至30种,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结核病、严重精神障碍等4种慢病为重点,进一步做实做细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对健康扶贫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进行大排查。动态识别不稳定脱贫户、边缘户,及时将因病返贫人员纳入保障。建立清单台账,及时查漏补缺,落实整改措施,提升脱贫质量。健全完善因病致贫返贫的监测预警机制,确保各项帮扶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积极推进健康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健康细胞示范建设、县域综合医改有机衔接,扎实推进贫困地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人民健康素养,最大化消除健康危险因素,从根源上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面向基层运用“互联网+”模式提升服务能力

围绕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努力取得更大突破和成效。做好国家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工作,明确三级网格服务覆盖范围,统筹调配医疗资源,形成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县域医共体全域覆盖,支持高陵区做好国家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其他远郊区县选择不少于2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工作。

2月17日,医护人员在西安市公共卫生中心(应急院区)建成交接仪式上庄严宣誓。(资料图片)

向上滑动阅览

加强药品供应保障建设。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做好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扩围工作。健全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完善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和清单管理制度。强化重点药品监控管理机制,开展低值医用耗材网上集中采购,组织实施“两票制”信息化核验试点。加快医院药学服务转型发展,积极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总药师试点工作。加强“互联网+”建设。大力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运用专科联盟、远程医疗协作网等“互联网+”模式,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支持医疗机构开展远程会诊、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复诊、随访管理、远程指导等互联网医疗服务。加快社区医疗移动支付和区县医院用卡环境改造,推进智慧医院App和无卡化就医模式普及和应用,提升就医便捷度。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实现全覆盖

医生上门看病 病床可搬回家

家庭医生上门为患者服务。(资料图片 记者 李福民 摄)

“现在在家也能住院,真方便!”在西安市高新区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辖区,不少老年居民由衷发出这样的感叹。

老百姓尤其是一些年老体弱、偏瘫、骨折等病人,都希望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完善的医疗服务。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落实居民的个体健康管理,促进和引导群众合理使用医疗资源,通过政策引导和个性化服务,逐步形成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格局,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就医。

今年73岁的许大爷家住丈八南村,是一位脑梗后遗症患者,在术后刚出院的那段日子里因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鼻饲支持营养维持生命,儿女每次把父亲送到上级医院进行鼻饲置管,非常费劲。2018年秋天,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四团队责任医生袁国威、褚静在慢性病随访中了解到许大爷的情况后,主动与患者家属沟通,并上门对许大爷的病情进行评估,当下就为其建立了家庭病床。“自从有了家庭病床,省时省力省钱,一举三得啊!”许大爷的女儿激动地说。

医生团队随后成为了许大爷家的“常客”,定期上门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护理指导、鼻饲置管等服务。一转眼便到了2019年底,经过团队工作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治疗,许大爷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往日的平静,小区封闭了,门诊停诊了,可患者的护理治疗却停不下来。又到了该置管和褥疮护理的时候了,如何延续对许大爷的服务顿时困扰着医护人员。为确保辖区群众的医疗服务需求,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家庭医生上门服务工作,经过院委会研究决定,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团队工作人员于2月13日在丈八南村家庭病床开展巡诊活动。工作人员在进住户家之前,对家庭病床人员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患者的相关疾病了解。家庭医生对许大爷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向家属普及日常护理要点,重点讲解居家消毒、个人防护等知识,并配发84消毒液。家庭病床责任护士为许大爷开展口鼻腔护理和鼻饲更换置管术。

“家庭病床真方便!非常时期医生们还能坚持上门巡诊,真是雪中送炭,太谢谢社区中心的家庭医生们了!虽然疫情防控需要阻隔了我们的距离,但隔离不了我们的感情,哪里需要他们就会出现在哪里。”家属感激地说。

家庭医生成为百姓健康的守门人,不仅单纯治疗疾病,还会主动帮助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家庭病床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专业的医疗服务。这些年来,西安市高新区丈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进一步的摸索,在克服医护人员短缺、医疗服务观念落后、相关制度不够完善等诸多困难的情况下,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家庭病床措施全面铺开。“医生上门看病,病床可搬回家”的服务模式,正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大病进医院,小病和康复在社区”医疗改革方向,中心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基层医生成为名副其实的“家庭医生”。

据悉,为进一步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模式,落实分级诊疗和全科医生制度,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形成了具有我市特色的“一二四联”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模式。“一”是服务关口前移一步,在社区设立“家庭医生工作室”,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服务;“二”是两种签约服务包,提供基础服务包和增值服务包,让老百姓享受个性化服务;“四”是4人组成服务团队,一名家庭医生、一名公卫专干、一名护士和一名上级医院专家提供服务;“联”是医联体提供技术支持,逐步向签约居民提供二级、三级医院转诊绿色通道、预约专家号、预留病床等服务内容,丰富签约服务内涵。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

家门口的国医馆

服务好费用低效果佳

越来越多的社区国医馆成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李明 摄)

记者日前走进西安市未央区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国医馆,古香古色,窗明几净,环境舒适,艾灸的气味弥散在空中。国医馆过道里,已经有不少患者在等候。“最近肩关节有点疼,我隔天就来中医馆做中药熏蒸,疼痛会缓解很多。”一名正在接受中药熏蒸治疗的社区居民说。

今年50岁的陈保民,后背胀痛难忍,跑了多家医院治疗半年有余效果不佳。听邻居说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灸效果好,便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国医馆。医生根据其病情用中药发泡灸贴敷疗法,为陈保民进行治疗,仅3次治疗他的疼痛便治愈了。后来医生又用同样方法治愈了陈保民的颈肩痛,前后花了不到200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馆服务好、费用低、效果佳,真是我们患者的福音。”陈保民开心地说。

张亚娟患头痛病7年。在朋友的介绍下,她来到社区国医馆就诊,被诊断为重症头痛,医生给予针刺治疗两个疗程效果明显,至今没有再犯病。从此以后,张亚娟成了这里的“常客”,自己和家人身体出现不适,都会到国医馆来看。

辛家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科长杜卫华表示,2012年1月中心中医科正式营业,特聘了几位老中医及年轻的中医硕士研究生,以老带新的模式奠定了中医科的快速发展,目前开展了针灸、推拿、拔罐、牵引、煎药等服务。2012年至今,门诊诊疗人次以20%-30%的速度逐年递增,现平均每月诊疗900余人次,真正成为了居民健康保障的“守门人”。

像这种建在社区里的国医馆,目前西安还有很多。近年来,我市以创建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抓手,逐步改善基层中医药工作条件,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镇卫生院,全部建成具有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实现中医诊疗室、治疗室、中药房、煎药室集中设置,配备不少于300种中药饮片和中药颗粒剂,配置10种以上中医诊疗设备和康复设备,能够提供针刺、灸类、推拿、刮痧、拔罐、敷熨、熏洗等中医适宜服务项目。“家门口的中医馆”实现了城乡全覆盖,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中医药服务。(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黎娜)

编辑:Mia

审核:天乙、文岳

监制:方觉晓

出品:西安日报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