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人在后台私信我,现在行情不好,早上还赚了400块,下午就亏了1000块,想补仓没钱,想逃跑又不甘心。
的确,亏损是个不讨喜的词,谁会喜欢亏损呢,咱们都要赚钱的好不好。
但没办法呀,亏损是赚钱的必经之路。
要想做到长期稳定赚钱,秘密就在于如何正确地认识亏损。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亏损这件事吧~
“青铜”级别投资者:拒绝面对亏损
就像开头说的,谁都不喜欢亏损,亏损不仅仅是亏钱,还意味着犯错。
人嘛,就是这样,总认为自己是对的,就算犯了错误也会视而不见,或者找这样、那样的理由来让自己的错误合理化。
比如历史上有名的昏君纣王,商朝就亡在他手里,虽是亡国之君,但并不是因为人家很蠢,或者资质不行。
相反,《史记》上是这么评价他的:“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智)足以距(拒)谏,言足以饰非”。
意思是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谋足以拒绝别人的劝谏,他的能言善辩足以掩饰自己的过错。
人性就是这样。
我身边有个朋友,他在一轮熊市行情中是连连亏损。
但有意思的是,他在事业上却一帆风顺,公司总是时不时发这样那样的奖金。
我记得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当”某某奖金公司没有发。
言外之意就是,他没有真的亏损,他的损失已经通过另外的渠道找回来了。
生活中有什么样的人,市场上就有什么样的投资者
也许人都是有自尊心的,所以几乎每个人的投资之路上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
同样,他们对待市场上的原因也是无法客观分析的。
简单来说,他们不是因为看涨才买入,而是买入之后寻找看涨的理由,比如不断问别人还会不会涨,或者专门看一些看涨的分析文章。在这样不断地催眠下,使自己的信念和客观现实越走越远。
即便市场最终的走势跟他们的希望一致,那么对他们也不会有任何好处。
这样只会使他们的自尊心膨胀,下次就更难面对亏损了。
心中一旦有跟市场一较高下的动机,那么早晚会被市场扫地出门。
“白银”级别投资者:努力规避亏损
相比“青铜”级别的投资者,“白银”更能认识到了市场有风险,是有可能发生亏损的。
但是他们对自己过于苛责,在他们看来,亏损是可耻的、应该避免的,或者说自己应该为亏损负全部责任。
这类人,会经常陷入自责的痛苦中无法自拔。
他们的目标是努力使自己在之后的投资中不再犯错,因此变得畏首畏尾,可以为了规避1元的损失,而甘愿放弃3元的利润。
从数学期望上来讲,接受亏损的同时,并且享受利润,是更划算的选择。

“黄金”级别投资者:承认亏损的合理性
“白银”级别投资者是市场上的完美主义者,他们把避免犯错看得比获得辉煌更加重要,结果就是做起事来畏首畏尾。
毕竟什么都不做,就不会犯错,但也什么都不会做对。
但“黄金”级别的投资者则没那么强的自尊心,他们能承认亏损的合理性,毕竟胜败乃兵家常事,一些小的亏损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他们在投资时不会畏首畏尾,能够做到得心应手。
但无论如何,他们还是希望最大程度地规避亏损,只不过会把获得利润看得比避免亏损更重要。
“铂金”级别投资者:认识到盈亏同源
这时候的投资者已经意识到了盈亏是我们左右不了的事情,我们只能从宏观上去寻找所谓的“概率优势”,掌握更多的胜算。
但投资结果如何,只能交给“市场”来决定,也就是我们说的“运气”。
不论是赚钱还是亏损,我们都只是在不断地做同一件事情。
当我们规避了亏损,同时也规避了利润。
举个例子,比如说基金定投。
当我们选择傻瓜式定投,我们做的就是每个月定期投入固定的金额,至于每次投入之后是涨、是跌,我们无法控制,只能从过往定投的数据来看,大概率是赚钱的,这是我们掌握的胜算。
如果某天市场暴跌,你觉得应该多定投一点,改变傻瓜式定投的计划,那么你这次额外的操作可能会获得利润,但同样承担了相应的风险。
并且,你随性的操作,在胜算上,可能还不如傻瓜式定投。
认识到盈亏同源的话,就明白只要投资的方法是有正期望收益的,那么避免其中某次亏损其实并不划算。
同样,想要在某次操作时追求方法之外的收益,也是没必要的。

“钻石”级别投资者: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当投资者明白,我们除了寻找宏观上的概率优势外,对市场根本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应该可以做到“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还有“至尊星耀”、“王者”级别的投资者,这几个在投资中都到达了最高境界,有点成仙成佛的味道。
说来惭愧,我还没能到达仙界,因此无法对这些级别的投资者做更多的分享。
总之,当自己投资手法成熟后,再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或许能够悟道。
失败是成功之母,同样,亏损也是盈利之母。
在获利的门外,有着无数令人讨厌的亏损,视而不见则会吞噬我们,想一一避开则会寸步难行,只有将亏损融合进我们的投资方法之内,才有可能到达获利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