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学院 河北医大一院健康学院
健康科普微讲堂
点蓝字关注我们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越来越年轻化,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高,为什么呢?
也许,这与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用药上常犯错是分不开的。对待高血压,这些误区一定要注意!
误区1
没感觉就没事,不用吃药
有不少高血压患者确实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没症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伤害。因此,只要确诊了高血压,大都需要服用药物降压。
误区2
降压药有副作用,最好别吃
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也不例外。高血压患者拒绝吃药导致的对身体的危害是一定会发生且持续存在的。一般来说,服用降压药正规治疗,利远大于弊。
误区3
血压高了就吃药,正常了就停药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愈。
这意味着,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如果突然停药,很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从而危害身体健康,严重的可能会致命。
记住,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盲目增大、减小剂量,也不能突然停药。
误区4
血压要尽快降下来,越低越好
从确诊高血压到控制血压达标,花2~3个月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过快、过猛地降压,会有较大的低血压风险,很可能带来致命危害。
误区5
血压高只要吃药就行
高血压同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大大增加发病几率并影响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除了服用药物也应高度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做到低盐饮食、营养均衡、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关注睡眠和保持心理平衡。
误区6
保健品没副作用,比降压药好
保健品是不能宣称有治疗作用的,因此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理疗仪可达到有效降压甚至“治愈”高血压。
高血压需要正规治疗,如果要把保健品、理疗等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千万不要用这些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
更多精彩:
了解高血压,看这一篇就够了
肠癌一经发现多是晚期,早点做这件事早发现,还不用花钱,值!
注意,这些药虽转为了非处方药,但,这些人不能吃!
刘超
心内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力衰竭、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end *
审核/标题:王 静
整理/编辑:宋永朝
图片来源:网 络
阅读原文
健康科普微讲堂
点蓝字关注我们
据有关数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者人数已突破3.3亿,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压。研究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越来越年轻化,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0.4%,高血压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 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高,为什么呢?
也许,这与人们对高血压的认识不够、用药上常犯错是分不开的。对待高血压,这些误区一定要注意!
误区1
没感觉就没事,不用吃药
有不少高血压患者确实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但没症状不代表对身体没有伤害。因此,只要确诊了高血压,大都需要服用药物降压。
误区2
降压药有副作用,最好别吃
任何药物都会有一定的副作用,降压药也不例外。高血压患者拒绝吃药导致的对身体的危害是一定会发生且持续存在的。一般来说,服用降压药正规治疗,利远大于弊。
误区3
血压高了就吃药,正常了就停药
大多数的高血压患者属于“原发性高血压”,一般只能被控制,不能被治愈。
这意味着,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需要长期服用降压药。如果突然停药,很可能导致血压突然升高,从而危害身体健康,严重的可能会致命。
记住,服用降压药物一定要遵医嘱,切不可盲目增大、减小剂量,也不能突然停药。
误区4
血压要尽快降下来,越低越好
从确诊高血压到控制血压达标,花2~3个月的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过快、过猛地降压,会有较大的低血压风险,很可能带来致命危害。
误区5
血压高只要吃药就行
高血压同大多数心血管疾病一样,是一种生活方式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会大大增加发病几率并影响治疗效果。
高血压患者除了服用药物也应高度重视生活方式的改善,做到低盐饮食、营养均衡、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关注睡眠和保持心理平衡。
误区6
保健品没副作用,比降压药好
保健品是不能宣称有治疗作用的,因此没有任何一种保健品、理疗仪可达到有效降压甚至“治愈”高血压。
高血压需要正规治疗,如果要把保健品、理疗等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但千万不要用这些替代正规的药物治疗。
更多精彩:
了解高血压,看这一篇就够了
肠癌一经发现多是晚期,早点做这件事早发现,还不用花钱,值!
注意,这些药虽转为了非处方药,但,这些人不能吃!
刘超
心内一科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和心力衰竭、高血压的药物治疗等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 end *
审核/标题:王 静
整理/编辑:宋永朝
图片来源:网 络
阅读原文
qyangl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