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博会·人才荟】兽医邹勇:让关岭牛产业更健

摘 要

  4年前,邹勇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同时收到了4份工作邀请,分别在新疆、广州、四川和贵州4个省份。“货”比四家,贵州开出的条件并不占优势,但邹勇却选择了贵州,

4年前,邹勇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同时收到了4份工作邀请,分别在新疆、广州、四川和贵州4个省份。“货”比四家,贵州开出的条件并不占优势,但邹勇却选择了贵州,来到关岭自治县畜牧中心工作。
“招聘的人告诉我,贵州一定会开通高铁,到时候我回家只要2个小时。”回忆起当初的选择,邹勇的第一个答案是离家近,方便回家看望父母。
另一个选择来贵州的重要原因,是关岭发展牛产业为邹勇提供了他想要的平台,“我是学兽医的,肯定想学以致用嘛。”
4年过去,事实证明邹勇来对了地方。贵州到湖南的高铁已开通,邹勇回湖南洞口看望家人只要2个小时,而他的专业有力推动了关岭牛产业发展。
来关岭工作后的前2年,邹勇几乎是天天跟牛打交道。刚到关岭,邹勇就参与关岭县“关岭牛”产业发展现状督查工作,对12个乡镇(街道)规模牛场的选址、布局、相关设施是否齐全、粪污处理、防疫、饲草种植等方面进行实地调研及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规整后,提出解决建议,参与编写了《养牛明白书》及《谈养牛场疫苗的合理使用》。
为保护关岭牛种质资源,邹勇积极向单位领导建议,并联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国家牦牛肉牛岗位专家陈宏老师及其团队,来关岭考察牛产业发展,借助其科研团队明确了关岭牛起源及种属问题。关岭牛具有普通牛Y2和瘤牛Y3两种父系起源,其中瘤牛占明显优势。参与编写了《关岭牛Y染色体遗传多样性与父系起源研究》《关岭牛种质资源保护与肉用选育改良的问题与对策》《关岭牛的开发利用现状与产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等文章。
为壮大关岭牛群体,改良关岭牛性状,关岭县委、县政府投资从国外引进5000头安格斯能繁母牛,用于与关岭牛杂交改良。2018年7月,邹勇被派往岗乌镇小盘江安格斯能繁母牛场,担任技术指导组组长,和其他兽医一起致力于牛场的有序运营和牛群的健康繁育。连续45天隔离、日夜与牛相对的这段经历,对邹勇来说,是他人生中一笔宝贵的财富。
“当时有的牛在运输过程中受伤,伤口腐烂,又臭又脏,我和同事们给牛做完手术,真的一天都吃不下去饭。但最后看到这一批牛全部存活下来并健康繁育,就觉得非常值得。那些牛可是关岭的脱贫资产啊,一点问题都不能出。”邹勇说。
2018年3月,邹勇被派驻到关岭花江镇永睦村当驻村网格员,他将自己的情感从牛的身上延伸到每一位村民身上。参与编辑了《常见养殖疫病防控宣传手册》,分别从牛病、鸡病、猪病方面进行论述,在花江镇28个村共发放宣传册共计280余册,解决了在村级养殖产业发展中疫病防控技术不足的问题。
“以前养牛都是用自己的土方法,小邹来了之后就教了我很多新方法,真的很感谢他。这小伙子一点架子都没有,经常穿得干干净净的来我们家,看到我在给牛喂药,就帮我一起给牛喂药打针,一点也他不怕脏不嫌臭。”永睦村村民王明贤说。
“选择来贵州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贵州的诚意。当时我提出需要为我的妻子解决工作,我妻子也是学兽医的,招聘单位很爽快地答应了,承诺会提供合适的岗位。”邹勇说。在邹勇来关岭后不久,他的妻子(当时还是女朋友)也被安顺组织部以特殊人才引进,目前与邹勇同在关岭自治县畜牧中心工作。
“能在贵州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并成家立业,我很庆幸自己来对了地方。在今后的工作中,也希望可以继续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帮助贵州打赢脱贫攻坚战,继续在组织需要的地方发挥自己的微小作用。”邹勇说。
转自:天眼新闻
监制:周雪梅
原标题:《【人博会·人才荟】兽医邹勇:让关岭牛产业更健康》
阅读原文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