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类电商选完产品之后,就到了投放产品的时候,对于想要冲击爆款的电商主来说,信息流投放的策略就很重要了。甚至细化到二类电商的落地页设计都需要面面俱到。
小编今天来分享一下二类电商对信息投放有几个思维盲区。

1.没有事先做好行业前景调查
没有事先做好行业前景调查,会导致前期并没有一个良好的运营思维,因为没有考虑过做过系统的产品分析,用户分析、卖点分析等。会导致后期的运营策略混乱,也就不能按照合理的顺序进行优化。
2、对目标人群没有定位,没有精确的用户定位
对自己的产品都不够有明确的产品定位,自然不清楚产品对应的目标人群,那怎么去定位消费痛点。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的文案都是近义词,主卖点也不清晰。需要了解用户对产品的基本诉求是什么?延伸的卖点又是什么?怎么样用卖点吸引用户?还需要意识到同一款产品会因为场景不同,用户对生理需求的诉求会发生改变,即卖点也会随之改变。
3、落地页只俺找创意形式要求配图
落地页不能仅仅是为了满足创意形式要求,并没有加入任何思考。这样怎么吸引刺激消费者点击,没有点击率,谈何转化。
优化时为什么会出现以上几种问题呢?
缺乏一套完整清晰的优化框架,没有正确的电商运营逻辑。
主次卖点:分场景,定卖点,选定向
广告创意: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素材:唤起情绪,传递信息
落地页:头图承接,最短路径
01【主次卖点】
应该针对不同的受众定向,选择不同的卖点进行表达。
1、分场景
2、定卖点
3、选定向
生成场景后,定向有了,卖点也有了。我们还需要把场景形成精炼的、吸引人的原生文案推送给我们的目标用户。
02【广告创意】
信息流广告偏向内容。需要营造一个场景去配合用户使用产品。在大数据情报分析DataEye-EDX中可以查看相关销量高有创意亮点的广告创意。

03【素材】
素材作用如下:
视频传递信息更高效
配图对文案信息进行补充
04【落地页】
在用户点击了我们的广告后,终于来到了最关键的环节:转化。
着陆页环节的设置是否够体贴,直接影响最终转化。
怎么样叫体贴?此处我们需要洞察人性:贪、懒,还有阅读习惯的连贯和一致性。
上公式:最强烈的用户需求 = 最大化用户的可感知收益-最小化用户的可感知成本
说白了就是,让消费者在视觉和逻辑感上不突兀的情况下以最简单的动作获取到最大的收益。
最后,总结一下,做好信息流优化需要:
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选卖点
写创意
选配图
落地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