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心理是否能健康发展,取决于家长的这

摘 要

  今天我们用一些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抱持力。 先给大家看两张图片: 这第一张图片呢,是我的孩子今天早上为我做的早餐。 他花了挺长时间来做这个拼盘,但是呢

今天我们用一些时间跟大家分享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词,抱持力。

先给大家看两张图片:

这第一张图片呢,是我的孩子今天早上为我做的早餐。

他花了挺长时间来做这个拼盘,但是呢,我吃的时候我发现这里面的鸡蛋饼,其实只有几条而已啊,我们其实原先做了两大张,但是留给我的就只有几条,然后旁边都是用番茄酱拼凑起来的,当时我的感受是啊,亲生的,怕我太胖,所以给我留了几条!

当孩子把这个盘子递到我的面前,我的内心其实是矛盾的,一种是有点焦躁,因为无论是桌上还是地上,其实都有好多番茄酱以及他剪过的一些东西需要收拾,而我马上就要去接咨询工作,时间很有限;同时我又很感动,看着他的脸和期待的表情,我觉得这就是爱,很温暖。

第二张图片,是我家狗子的杰作。

我昨天回到家看到沙发上这蓝色的一堆,心里就想,哇,这个材质怎么好眼熟啊?这是什么东西呢被撕碎了呢?就在这个疑问冒上来的瞬间,我想起来,这是前天我的孩子折的一只非常漂亮的蓝色的蝴蝶,我放在桌子还算高的地方。但可能是因为我出去的时候,阳台的门没有关紧,我们家的狗呢,就把门打开了,自己就窜到客厅,然后又爬到了沙发上,从沙发上跳到了桌子上,最终挑中这个蝴蝶,把它撕成了碎片。

傍晚我孩子回来的时候,我给他看这个照片,我说看你做的蝴蝶被咪咪撕破了,我孩子当下就很生气,我说,我们要不然让咪咪重新去流浪吧?(咪咪本来就是我在元旦时收养的流浪狗)孩子说,那是绝对不行的,哪怕它做了再坏的事,我们也绝对不能让它去流浪,因为它已经是我们家的一部分了呀。

我用这两个非常非常小的事件,引出力的含义。

抱持,首先是一种爱的品质,一种被允许和理解的感觉。

当我们拥有这种能量的时候,当我们去抱持,无论是抱持一个孩子,甚至是一个狗狗,我们就会产生这样一种状态——虽然对方的行为可能不合适,不合意,甚至带来了很多麻烦,但是,我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对对方的理解。

我们会想到那些看起来糟糕的行为,可能是他在生命成长的过程必然需要经历的一个阶段,是他不得不犯的一些错误。我们的生命都从胎儿变成一个婴儿,又从婴儿慢慢到了幼儿,染回儿童、青春期,成人前期,我们慢慢的成熟,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过青黄不接的时候,都有在某个阶段想做却做不到的事情。

当我看到这个满地满桌的狼藉,当我看到那个狗子把那么漂亮的一只蝴蝶撕成了片片,我会想,1个10岁孩子精微动作的能力,并没有发展到像我们成年人这样啊。他们在挤番茄酱的时候,在使用剪刀的时候。他们肌肉的发展和协调性,都不如我们成年人,所以他会掉落很多的东西,会把桌面和地面弄脏,就像我们每个人刚学会自己吃饭的时候,我们都会这样。

而对于狗子来说啊,一个三四个月大的狗子,还没完全过磨牙期,对于它来说,找到一个想咬的东西,咬碎,这个就是它长大过程中的一环。当我们产生这样的念头和感觉,好像是一种来自于我们心轮的力量,它是一种慈悲,虽然我们依然会有情绪,会生气会烦躁,但是在那个背后,我们多了一层允许和理解。

所谓抱持和慈悲,就是就算我们再不开心的时候,我们也会想一想对方,是不是有可能是有道理的呢?

这种柔软的力,是我们女性生命与生俱来的一种能量。母性之美并不在于生育,而是在于包容。

这种包容和允许就是抱持力的核心,也是“抱”这个字最重要的含义。

第二,抱持,还是一种能力。

就好像大家如果买了一个股票,无论你是炒股也好,还是炒房也好,无论是做一件事还是做一个决定,你都需要有一种能持久的能力,就是你选定了之后,还要能坚持。

这种持有的能力,是怎么样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呢?

举个孩子们做作业的例子的吧,作为家长,我们都会面临孩子们可能有时候做作业拖沓磨蹭,然后他有的时候会跟你说,妈妈,今天啊,我能不能先不做作业?我好像想先玩一下游戏,或者我想看一会儿动画片,我等下做作业啊。当然像这种孩子其实还算是好的,我们也有一些孩子,他就拖拖拖,最终网课也跟不上,家庭作业,索性不做。

如果没有抱持力,通常的家长的做法我把它总结成为四个字:催、盯(陪)、骂、打。这四招通常是循序渐进的。第一个应对,就是你肯定是去催。

“你该做作业了”,“你怎么还不做啊?”赶紧做,我自己也是家长,有时候我也催,我不是完美的母亲,我黄色性格里面本身有急躁的部分,那么如果说催不奏效的话,很多的家长就会采取第二步就是盯啊,然后说的好听一点,就是陪孩子做作业。事实上就是在盯着孩子做作业。

如果说盯还不奏效的话,那这个时候火气就上来了,你可能要开骂了,那么如果骂都不奏效,那可能就要动用肢体暴力了,揍他,打。

请大家牢牢地记得,是细雨让禾苗成长,而不是雷声。

如果说你一直用这个四个步骤都没有奏效的话,那就是说:这条路明显就走不通,必须换一条路走。

如何抱持?

我们要换的,就是抱持的路。那么如果说拥有抱持力,那么你通常会怎么样来应对孩子做作业拖拉的问题呢?

如果你能抱持你的孩子,首先你可能会允许或者是同意他的请求。如果他提出说妈妈经这会儿我可能想休息一下,然后再做作业,虽然在当下,虽然你可能会觉得说等下可能要来不及,或者是我们等一下还有什么事情要去做,时间可能很紧张,但是你开口的时候你却会说,好吧,虽然可能等下时间也许会很紧张,但是你还是可以休息一会儿,那么你准备休息多久呢?接下去,我们可能会进行一个协商,但是这个协商是建立在你允许和同意的基础上,你怀有那种慈悲和理解,当他提出我想要休息或玩的时候,想到有没有可能他今天真的是很累了呢。

同时,在我们允许的基础上,去“持”。就好像我们把孩子抱起来,像他们小的时候完美抱着他们那样,我们维持这样一个状态,不放掉也不抓紧。

“持”:是不冒进、不退让、不替代。

为了让大家更落地的理解“持”的力量,我总结了这三“不”。就是你在面对比如说孩子做作业问题的时候,首先你不冒进,不是贸贸然地就想着我要很快就把这个问题所去解决掉。

当你非常快地想要解决掉一个问题的时候,其实并没有真正准备好去面对这个问题。所以这样做通常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冒进迅速推进孩子的作业流程其实并不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一个好方式。

同时,我们也不退让。有的时候孩子他休息了一会儿之后,又会提出,妈妈我想再多休息20分钟……这个时候“持”的力量就必须体现出来,不退让不妥协。如果你退让,你就不是稳定的,你不断地降低自己的底线,并不会让孩子感受到你的力量。

最后,不替代。无论是列列一个竖式也好,还是回答问题写作,你真的做的比孩子快,你写的比他好,你的回答比孩子的回答更能让老师满意,让孩子获得赞赏。但是,我们不能那样去做。因为当你这样去做的时候,你就没有在“持”了,你把孩子放到了地上,你替代他做了这些事情,你会削弱或者剥夺了他本身的力量。

那在这样一个非常特殊的节日,我们送出这样一堂微课,我们非常希望,我们各位母亲,不断地发展自己的这个力量,其实这个部分其实是我们女性生命与生俱来的。

当我们去发展自己保持的品质或者是能力的时候,最终的受益者一定是我们的孩子,因为一个被母亲深深抱持过的孩子 ,长大之后就会拥有自己的力量,这是逆商和抗挫力的基础。我觉得这是我们身为母亲,能送给孩子的最好的礼物。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