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必须要成绩好考高分,这才是教育最大的误

摘 要

  有一年,单位请某教育专家进行教育讲座,为了让专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领导要求所有老师以及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旁听。 结果现场翻车了! 当时教育专家说,每一个老师都要尽

有一年,单位请某教育专家进行教育讲座,为了让专家的理念深入人心,学校领导要求所有老师以及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旁听。

结果现场翻车了!

当时教育专家说,每一个老师都要尽心尽力,使每一个学生成长为参天大树。末了还用了一大段话解释,如果学生长不成参天大树,错误在老师没有用心努力,没有采取正确的教育策略,这不但是老师,而且也是教育的失败。

讲到这里,教育专家可能想活跃一下讲座气氛,就鼓励下面的学生站起来分享思考。

没想到还真有一个胆子大的男孩站起来说,老师,我真的不想成长为参天大树,也许我本身就是一棵长不高的榆树,而且我愿意做一棵榆树。

此言一出,教育专家的脸立刻被打得啪啪啪的响,整个会议室的气氛变得有些尴尬。

最后教育专家尴尬地笑了笑,非常肯定的说,你很有想法,会长成参天大树的。

我想在那时候,教育专家的心里,一定有一万只草泥马奔腾而过。

连我这样愚笨的普通老师都知道,教育并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成长为参天大树。就像那个学生说的,也许他本身就是一棵榆树,你非要让他按着松树去生长,必然是不可能的。

不管你是一棵榆树桦树,还是一棵松树,教育的终极目的,就是让你成为最好的自己。

如果你是一棵松树,就生长到直入云霄。如果你是一棵榆树,就郁郁葱葱的阴凉一片天地。如果你是一棵小草,就不自卑不自艾地喜欢自己,即便身为小草,也能代表整个春天。

然而我们现在流行的教育,似乎不是这样,它似乎要求所有学生都要整齐划一的获得一个好分数,取得一个好成绩,拥有一个总目标。

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都会明白,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学习。在我们的传统认知里,似乎学生来到学校,所有的老师就要尽心尽力,把每一个孩子培养成学习成绩优秀的人。

事实上真的能够做到这样吗?答案显然是不可能。如果真的能够这样,那么考上清华北大的就是全班同学,而不是学校里凤毛麟角的那几个人。

其实我们的教育有时候很尴尬,一边倡导着因材施教,一边又要求全部同学全部科目成绩必须要好。一边喊着素质教育,一边又齐唰唰的拿成绩来说事。

追求高分是教育中的重要事情,但教育不能只追求学生的高分。要求全班学生成绩整齐划一,这本身就不现实。

每次期中期末考试结束,各科成绩统计公布,所有的任课老师都感觉压力山大,因为马上又要迎来领导的总结会议,在会议上又要接受各种成绩为什么这么差的批评。

讲真,有一部分学生脑袋瓜真的不开窍,即便请来神仙都没有办法,这不是推卸老师的责任,而是的确如此。

很多老师开玩笑,看到有些学生学习,恨不得把他的脑袋掰开,把知识直接装进去,但是没用,还是教不会。

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就很笨吗?肯定不是。他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就很有灵性。

我一直认为,要求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本身就不现实。学生在接受了通识教育后,应该逐渐走向分类,让每个学生进行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

看过一位学者写的国外教育报道,他说西方有些国家,在进行了通识教育后,学生就进行了分类。那些真正具有学习研究潜质的学霸继续进入高校学习,而那些不具备学习潜质的人,则按照自己的兴趣进入技能学习,无论是知识还是技能学习,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应该是人才。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学习。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考高分,我们应该客观的认识这个问题。但现实状况是,我们似乎认为,学生就应该考高分,并且必须考高分。

为此教育一线上,老师和学生都很痛苦,学生和老师都尽了最大的心力,但是却无法实现每个人高分。

教育的核心不是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考高分,因为考高分本来就应该是一小部分人。如果大家在学习成绩上都优秀,那也就没有成绩优秀这一说了。

教育的核心目的应该是让学生逐渐发现自己并成为自己喜欢的人。我不是高入云霄的松树,我考不了高分,但我是一棵榆树,而且我愿意做好自己这棵榆树。

这个世界需要的人才是方方面面的,高科技的科研人才当然值得我们推崇。但谁能说蓝翔技校毕业的挖掘机高手就不是人才?

我们的教育对人才定义过于狭窄,喜欢用成绩优秀这个紧箍咒来箍住所有的孩子,并喜欢用这个标准来定义孩子。

乔丹打过一段时间棒球,虽然练习的很辛苦,但是成绩很一般。可是一旦回到篮坛,他就是王者。老虎伍兹挥杆的动作很帅气,如果让他去打篮球,很可能水平还不如一个技术熟练的高中生。如果把这些顶尖高手放到中国的乒乓球上,估计二流的球手就能把他们打得兵荒马乱。

放到教育上也是一样,很大一部分孩子在某些科目学习上,实际上是考不了高分的,我们应该正视和接受这个现实。虽然我们鼓励学生接受通识教育,通过刻苦学习完成自我知识升级。但是你要明白,对于一部分学生来说,学习的高度也就只能达到一般水平了。

我们的教育应该鼓励孩子成为各自想成为的人,有些孩子注定要成为乔丹,有些孩子注定要成为老虎伍兹,还有些孩子注定定要成为高精尖的科研人才。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在教育上,无论是领导也好,老师也好,家长也罢,不要有太多的执念,认为孩子必须要得到高分。成绩好分数高,只是我们衡量孩子的一个维度,我们不应该把它当做全部的标准。

在普及教育和通识教育上,我们当然希望学生能够用心学习,如此既是知识的学习,也是意志的学习。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逐渐出现分水岭,不同的学生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这其实才是教育成功。

在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有一句经典的台词,生命会找到它的出路。其实教育上也是一样,通过学习,孩子们会找到他们的出路,我们不应该把分数成绩作为他们唯一的出路。

你是怎么看的?请留言交流。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侵联删。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