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牛奶会导致脾虚,是真是假?中医角度看

摘 要

  导语:在现代人的眼中,大多数对于牛奶,都是存在正面印象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帮助身体维持机能,提高免疫力。一定的钙质,可以帮助孩子骨骼生

导语:在现代人的眼中,大多数对于牛奶,都是存在正面印象的。事实也的确如此,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帮助身体维持机能,提高免疫力。一定的钙质,可以帮助孩子骨骼生长,发育更加顺利。但是近年来,因为资本的注入,越来越多“莫须有”的功能被加到了牛奶的头上,并且牛奶可能存在的一些弊端,也被刻意地掩盖了。

同时,一些思维比较明朗的营养学家,也发现了牛奶的类似问题,一时间,关于牛奶健康亦或是有害的讨论,也变得扑朔迷离,其中呼声最高的,莫过于喝牛奶可能会导致脾虚,继而影响到身体五谷的运转,健康程度下降,这样的理论真的正确吗?


医生回答:其实并不完全正确

医学界有这样一句古话,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对于牛奶而言也是一样。

如果我们只是每天喝一杯牛奶,亦或是偶尔尝一尝牛奶的滋味,并没有像当水喝一样夸张,其中的营养成分全面,是的确可以给我们身体带来好处的。

但是,如果您将牛奶当成水来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首先,是我国特有的体质问题,根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大约有90%的人,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症状。

什么是乳糖不耐受?简单来说,牛奶中含有的特别糖分物质,乳糖,在进入国人肠胃消化的时候,是很难彻底分解的,需要给肠胃加重非常大的负担,继而影响到肠胃的健康程度。这也是为什么,欧美人可以将牛奶当水喝,很多亚洲人,国人,不能长期喝牛奶的主要原因之一。


话题说回脾虚上。如果牛奶摄入真的过量,的确会导致脾虚。

根据中医相关归类的记载,牛奶性偏寒,属于肥厚甘腻之物。而脾脏主管身体的五谷运化和水利运转,甘腻之物无疑会加重身体水循环和能量转化的负担。久而久之,脾脏运化的负担越来越重,自然脾气减少,脾脏本身也会越来越虚弱,也就是所谓的脾虚症状。

总而言之,无论是从国人体质的角度来讲,亦或是可能导致的脾虚趋向方面来看。过多的喝牛奶,我们都是不提倡的。

当然了,如果您只是每天少喝一点,维持基本的蛋白质摄入习惯,我们当然是支持您健康的决定的。不仅如此,牛奶的营养层面复杂,我们不妨从中医的角度去剖析,计划出合理的牛奶饮用方案,说不定能对健康产生更多裨益。


上文也有提到过,牛奶在中医的观念里,属于偏寒,甘腻的食物。

因此, 我们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出发,给予牛奶全新的搭配,让它变的更加健康。

方法一:寒热相冲,尽量不要把牛奶加热

牛奶属性偏寒。可能有些朋友会想到,如果将牛奶加热,是不是就可以抵御这股寒性。

其实不然,食物食性中的寒,是基于它本身的结构和营养价值来说的,说明此类食物的营养成分更倾向于低温。如果我们贸然将这类食物加热,其中的营养物质承受不住高温而变化,结构散开,营养效率也会大大地减弱。

牛奶也是如此,其中的寒性物质,正是蛋白质以及其他,在加热的过程中,会由溶胶态变化为凝胶态,继而出现淤积,大量的营养成分无法被利用,饮用起来营养效率自然也就会更低。

因此,大家在喝牛奶的时候,如果没有肠胃负担,以及特殊情况,最好还是常温或者冷藏饮用最好,最标准的温度在40到50摄氏度之间即可。还请大家根据个人情况,自行斟酌选择。


方法二:尽量喝脱脂无糖的纯牛奶

现如今,因为牛奶市场的资本涌入,牛奶的品种也变得越来越多,但是很多牛奶的配方,都是和本身牛奶肥厚甘腻的特性所相冲的。因此我们在牛奶的选择上,更要趋向于将此种特性削减后的产物。

因此,脱脂无糖的纯牛奶,就是我们最好的选择,在保留足够的牛奶营养的同时,肥厚甘腻等对养生存在负面反馈的因素也被尽可能的弱化。这样喝下去的牛奶,也才能更加健康,更加养生,更加符合中医的调养理念。建议大家进行尝试。

方法三:牛奶可以和温性食物搭配食用

我们有说过,牛奶本性偏寒,对于一些中老年人亦或是肠胃承受刺激能力差的朋友来说,单单饮用牛奶,并不是最好的选择。

因此,根据中医食性相辅的原理,我们在喝牛奶的时候,可以选择例如红枣,枸杞等温热补气性质的食物搭配食用,尽量将牛奶的寒气和甘腻之气给中和掉,这样既能保护我们的肠胃,维持身体健康平衡,也能一定程度上减轻脾脏的负担,缓解可能存在的脾虚症状。

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大多数温热食物,本身也是具有补充气血,加速脾脏转化的功效的,即使可以和牛奶互相搭配,也不能过量食用,以免造成阳气溢散,出现溃疡,上火等不适症状,还请多多注意。


结语:牛奶这种东西,虽然大家都认为其营养丰富,但我们在看到它优点的同时,也不能刻意避开它的缺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这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希望大家能够适当了解文中牛奶的食用建议,在生活中调整,更有价值的吸收牛奶的营养,让它真的变成我们健康的宝藏。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