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刷牙却仍旧牙齿问题不断,那是因为刷牙的这些“坑”,你一踩一个准!
关于牙齿的这些误区,看看你中招了几个?
1.早上起床是先刷牙还是先吃饭?
早上起床的时候,大家都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究竟是先刷牙还是先吃饭?
有人认为口腔内细菌太多,不刷牙直接吃饭就相当于将这些细菌全都吃进了肚子里。
而有的人则认为,刷完牙后再吃饭,那刚刷的牙不就白刷了吗?
其实并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想先吃饭还是想先刷牙,可以怎么高兴怎么来!
但仍建议大家最好还是先吃完饭后再刷牙。因为进食过后食物残渣残存在牙齿上容易滋生细菌,如果长期没有及时清理,容易造成牙齿龋坏。
如果已经习惯了饭前刷牙,可以在饭后使用牙线、漱口水,来及时清理口腔。
2.刷牙是用冷水还是热水?
刷牙时究竟是使用冷水好还是热水好?
但其实当水温 10 或者 60 时,都会对牙神经开始产生一定的不良刺激,温度越高或越低刺激越大。
所以,我们应当选择最接近自己体温的温水。
热水可以快速溶解牙膏产生更多的泡沫,给人一种“功效最大化”的错觉,但是泡沫的多少并不会影响到牙膏的功效,所以水温冷热、溶解程度对牙膏的影响并不大。
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水温,不让牙龈受到过多的刺激,才是最合适的。
3.可以和家人共用一支牙膏吗?
最好不要共用一支牙膏。
我们口腔内的细菌会残存在牙刷刷毛上,通过在刷毛与牙膏口摩擦接触过程中,细菌又会传播到另一个人的牙刷刷毛上,大大增加细菌的传播概率。
如果家人中有流感或者明确接触传染的疾病,在刷牙的过程中,感冒病毒、口腔细菌就非常容易通过牙膏传播到其他人身上。
所以在使用牙膏这种个人用品时,建议最好专人专用。
4.刷牙需要蘸水吗?
大多数牙膏蘸不蘸水,对清洁效果的影响不大。
蘸水,可以让牙膏均匀地分布到口腔中。
不蘸水,口腔中的唾液或漱口时留下的水分也能帮助牙膏起泡、调整牙膏的质地。
所以蘸不蘸水,都能够充分发挥牙膏的清洁作用,不用太过纠结这个问题。
但有一些特殊牙膏,需要我们特别注意,比如含氟牙膏、美白牙膏、脱敏牙膏等,这些牙膏除了包含有清洁口腔的功能,还有一些其他辅助性功能,蘸水后可能会弱化这些辅助性功能,需要按照说明来使用。
5.牙膏的品牌必须勤换吗?
有人认为长期使用同一种品牌的牙膏,会让口腔里的细菌产生耐药性,时间久了就对细菌无效了。
但目前并没有权威证据证明,一直使用同一种牙膏会造成耐药菌的产生或者所谓的菌群紊乱。
刷牙主要是借助牙膏的摩擦作用来起到清洁牙齿的效果,同一类品牌的牙膏无论使用多久,这一清洁功能都不会失效。
所以对于牙膏品牌来说,勤换还是专情,就看你自己的选择了~
6.没有牙齿了,还需要刷牙吗?
当然需要。
你以为刷牙真的只是在清洁牙齿吗?刷牙其实是在清洁整个口腔内的环境,除了牙齿,还包括牙龈面、舌部。
牙齿虽然掉光了,但黏膜、牙龈、牙槽等组织都还在,许多老人没了牙齿之后,对食物的咀嚼能力下降,口腔内的唾液分泌也减少了,细菌更容易滋生在口腔内,所以更应该注意口腔卫生。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牙周致病菌可能与一些慢性肾脏病有关,对于身体抵抗力较弱的老年人而言,通过刷牙减少病菌尤为重要。
7.牙刷需要多久换一次?
3个月更换一次牙刷是底线!
美国牙科协会建议:至少每隔3-4个月更换一次牙刷,如果刷毛磨损明显或有污渍,更换时间就要更短。
牙刷长期不更换,滋生的细菌藏在刷毛里越堆越多,长此以往刷一次牙会给牙齿带来更多的细菌。
当刷毛出现向外翻开“炸毛”的现象,变得弯曲或者软塌,出现小毛结,也要考虑换新牙刷,这样的牙刷无法起到充分的清洁作用,很难将牙齿刷干净。